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3

汝窑见证过的爱情

发表于 2017-8-26 09:47: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观复博物馆


汝窑的那一抹天青色,是宋徽宗一朝的稀世珍宝,也是南宋后宫中刘贵妃享尽荣宠的见证。何出此言?且看这件宝物——

北宋 汝窑青瓷奉华碟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小碟底上的款识“奉华”两字可大有来头。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虽然妃嫔众多,但独独偏爱刘贵妃,颇有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意思。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中说到:“刘夫人,建炎内掌内翰文字,善画人物,师古人笔法,高宗甚爱之,画上用‘奉华堂’印”。这方高宗御赐私印上的“奉华”也就渐渐成了刘贵妃的代名词。皇帝对宠妃的爱意表达往往简单粗暴,其中最容易实施的示好方法就是送礼。汝窑的瓷器在南宋已经成为了很贵重的礼物,而高宗还特意让工匠在底部加刻“奉华”两字以示恩宠。

  那么这种多了“奉华”款识的汝窑,算不算是定制款呢?答案是否定的,所谓定制,款识应该在出窑时就已经完成,以表是为某人特别烧造。而高宗赐予刘贵妃的汝窑器物,显然是在送出手之前加刻的。“奉华”不是定制款,但“蔡”字款的汝窑器物却是实打实的专门定做。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

  由于先刻款器物没有经过高温烧造,相当于是在泥上刻,所以笔画看起来比较流畅。而后刻款的器物已经经过高温烧造,质地坚硬,所以笔画附近难免有很多毛边儿。“蔡”字款和“奉华”款的区别,一对比就非常明显了。

北宋 汝窑天青釉弦纹三足樽(底部)

  说罢汝窑背后的皇室八卦,让我们把目光回到汝窑的器物本身。在天青色、蟹爪纹等特点之外,汝窑的支钉烧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让汝窑实现满釉的支烧其貌不扬,这些带支钉的垫饼也好垫圈也罢,仅仅看这些工具的话,我们很难想象一件件的传世汝窑就是在它们的支撑下入窑烧造,再敲击分离的。为了使器物达到满釉还不与窑具发生粘连,工匠们利用小小的支钉达到了这一目的。尽可能的缩小没有釉面覆盖的地方,让汝窑焕发出别样光彩。

北京 汝窑带支钉垫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北宋 汝窑带支钉垫饼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9:02:1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9:02:36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6 19:02:50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周未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