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提升党员干部利用互联网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互联网时代,要想践行群众路线,最为根本的是要树立为民众服务的态度,积极了解民情民意。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需要提升党员干部利用互联网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对党员干部进行网络培训,使其意识到网络对于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并能正视这一新的技术,主动运用互联网与群众进行沟通。其次,要提升党政干部利用互联网服务群众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党政干部要学会并掌握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主动与群众进行沟通。再次,要着重培养党政干部对网络舆情预判、引导的能力。党员干部要及时监督互联网舆情走向,对于重大事件、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防止谣言的产生,扰乱网络舆论环境。最后,要把党政干部利用网络践行群众路线的能力水平纳入考核范畴,督促其重视提升自己的利用互联网践行群众路线的能力。
创新探索多元化的党群网络沟通渠道。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各种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重视党群沟通的移动客户端建设,如提供微博、微信公号、手机APP等渠道平台,便于民众表达意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知情权等。另外,要制定党群沟通平台整体规划,强化不同平台的协同能力。
完善网络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机制与法律法规。在完善互联网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机制中,要不断拓展、创新党群沟通途径,可根据沟通对象、沟通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沟通途径,实现党的网络群众路线常态化。在网络立法方面,我国可根据当前网络舆论发展实际制定专门法,在内容上保持前瞻性,为网络监督和执法提供法律保障。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平衡立法约束与网络自治的关系,不能因约束网络行为而侵害大众言论自由、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另外,我国还需要进行网络道德建设,利用讲座、媒体、培训、学校教育等途径进行网络道德宣传,使得网民能够发挥自律精神,提升网络言论的理性,营造和谐网络文化,这有利于提升党运用网络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①丁大晴:《公民网络监督法律机制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②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与实现途径》,《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