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师徒制传承的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几天前,我参加了一次特殊的生日会。“寿星”叫赵兴贵,是我们企业囊括了矿、公司、集团三级优秀班组长称号的“大满贯”人物,也是我的师爷。
赵兴贵在小河嘴煤矿干了15年的采煤队生产班大班长,如今是采煤一队副队长,他只有小学文化,但带过的徒弟能坐满两桌,有的已经当了采掘队长。
我的师傅王华富是赵兴贵的大徒弟。他今年46岁,初中文化,在小河嘴煤矿工作10年,多次获得矿级十佳班组长和公司级金牌班组长荣誉,先后带过9个徒弟,我是第三个。
从我第一天给王华富做徒弟开始,师傅就把自己的现场经验、研究总结出来的操作技艺倾囊相授,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每一个安全操作细节,避免走弯路。
我常常感觉,师傅就像父亲,不仅教你怎么生活、怎么做人,还无私地帮助你。有次矿上要招收青年工人去院校委培,得知消息的师傅,第一时间跑来告诉我。看着他跑得满头大汗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感动和感激。
一次聚会时,我问师傅:“你为什么对徒弟们这么好呢?”师傅回答:“我怎么能对你们不好呢?以前我的师傅赵兴贵就是这样教我的。”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几个徒弟回味了很久。
后来,王华富师傅的大徒弟,也就是我的师兄,如今在小河嘴煤矿通风队做瓦检员的唐纯干,也带上了自己的徒弟。听别人说,唐师兄和徒弟的感情在全队有口皆碑,去年还被队上评为金牌师徒。我想,这就是师徒精神和品质的代代传承吧。
在煤矿,很多都是手上活儿,需要师傅示范,很多人影响一生的操作习惯,都是源于师傅的。师傅王华富在工作上严谨认真,他当班长在采煤工作面,没人敢和他开玩笑,徒弟们见了师傅更是如同老鼠见了猫,规规矩矩按章操作。
如今,尽管我早已不在采煤队工作了,但见了师傅都是恭恭敬敬,师傅教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始终都在影响着我。
曾几何时,每一个初入企业的工人,如同我一样,都把师傅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但实事求是地说,在时代大潮中,师傅的背影正在逐渐远去。
我认为,师徒传帮带作为技术工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弥补专业学校培养的不足,让新工人更快适合岗位需要。所以,“师带徒”承载的情怀和责任从未过时,“师带徒”传承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和“工业4.0”时代,依然可贵。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傅传授技艺的时间,往往是有限的,但师傅对徒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很多行业企业的很多操作方法,是一代代师徒严格传承、精心呵护才延续至今的。
时代在变,年轻人相继走上岗位,思维更加活跃,企业的培训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作为一个优良传统,只要延续好“师带徒”这个传统,师徒之间的纽带就不会变。因为,师徒制传承的不只是技术本身,更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动精神。
如今的煤炭行业,正处在深刻而巨大的变革中,一个行业或者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批批优秀的技术工人前赴后继,需要不断传承和革新操作技艺,更需要薪火相传的“师带徒”精神的实质回归。
年轻人要虚怀若谷,在“修”字上下功夫,踏踏实实地向师傅学习;师傅也要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在“带”字上做文章,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当然,企业也要重视“师带徒”,从权责利方面给予充分保障,让师傅愿意教,徒弟愿意学,双方都有裨益。
如今,我常想起唐师兄对徒弟的好,常想起师傅对我的好,也常想起师爷对师傅的好,几代师徒情,值得我永远铭记和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