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1

“赶考”路上没有“特殊兵”

发表于 2017-8-29 18:49: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党员论坛
2017-08-29
  “赶考”路上没有“特殊兵”
  北京西城 于保月
  当下,有的国有企业中党员干部仍存在“在商言商”“企业特殊论”等错误认识,认为企业应把经营效益放在首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只是“配菜”。还有人因违规违纪而被处理时,甚至会感到无奈委屈,觉得自己都是为了企业效益,“打打擦边球而已”。凡此种种,其根源还是在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边缘化。
  解决上述问题,就得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也是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政治优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国有企业必须履行的政治任务,国有企业应自觉肩负起政治责任,驰而不息地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赶考”路上没有“特殊兵”。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因国有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其面临的廉政风险更是不容小觑。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坚持纠正各种错误观念,通过以党建引领发展,一心一意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才能标本兼治、固本培元,营造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
 
  党课得有“含金量”
  云南建水 马 烨
  讲党课是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传家宝”。随着时代发展,党课形式也应不断推陈出新,增强课程吸引力。可以将革命先辈、当代“先进典型”和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于细微处见大道理;还可以带领党员走出会议室,在实地参观、走访调研中,让党员学得进、有触动。
  内容是党课教育的核心,应针对不同的学员,分类设置讲课内容。对于农村基层党员,少说套话,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使内容更接地气;对于国有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员,则应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结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进行党课教育;对于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员,应注意克服“以会代学”倾向,避免单向灌输、空洞说教。
  党课的价值在于通过讲课,使党的基本理论情理交融地渗透到党员心里。作为讲课者,既要把党课教育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又要和完成本单位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使党员每听一次党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将党性锤炼转化为党员的实际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9 18:55:18 | 查看全部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党史一叶)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党史一叶)
2017-08-29
李树泉

  毛泽东题词。
  资料图片
  1948年12月20日,《中国青年》再次复刊,发表毛泽东为《中国青年》的题词:“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毛泽东的题词,突出强调了加强纪律的极端重要性。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向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迅速发展。过去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战争环境下,为充分发挥各地党组织的能动性,党中央曾允许各地保有一定的自主权,但随之产生了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和地方主义、游击主义等倾向。这些错误倾向成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发展的严重障碍。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一致,成为摆在全党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948年以后,党中央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在全党各级组织中建立请示报告制度。1月7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中央分局,由书记负责,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指示特别强调报告要自己动手,不要由秘书代劳。4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将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的指示》。毛泽东在指示中列举了违反纪律的种种表现:地方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恶劣作风,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恶劣作风,多报功绩少报(甚至不报)错误缺点的恶劣作风,对于原则性问题粗枝大叶缺乏反复考虑慎重处置态度的恶劣作风等。对于这些恶劣作风,指示要求“一切受中央委托的领导机关的负责同志严肃地注意加以改变”,“立即明确地毫不含糊地予以指出并予以纠正”。“中央的一切政策必须无保留地执行,不能允许不得中央同意由任何下级机关自由修改。”
  对当时请示报告制度落实不力的地方,中央毫不客气地进行了严厉批评。如: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给东北局起草了长达2000字电报,批评对落实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敷衍态度。电报说:“像大别山那样严重的环境,邓小平同志尚且按照规定向中央主席做了综合性报告”,“你们的环境比大别山好得多,何以你们反不能做此项报告?”电报明确指出其症结,就是“在你们的心中存在着一种无纪律思想”。
  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牢固凝聚起来,汇聚成为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党中央这一时期强调纪律性,有着当时的环境和特点,但对我们当前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