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回复: 0

一位“90后”矿工的“忠孝仁义”——记济二矿综采二区职工范俊鑫

发表于 2017-8-29 21:31: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每提到“90后”,大家都会说他们是被爸妈“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的一代人,浮躁、个性、骄傲自满、追求享乐成了他们的“专属名词”,其实不然,“90后”同样有梦想,有追求,有毅力,他们也可以在工作中奉献青春、持之以恒,在家庭中扛起责任、孝老爱亲,在社会中乐于助人、热心公益。
在济二矿就有这样一位“90后”小伙,清俊的面庞中飞扬着干净的笑容,自信、快乐、阳光、向上,他叫范俊鑫,今年25岁,是一名来自采煤一线的青年职工,他用自己向上向善的青春故事诠释着矿井“忠孝仁义”安全文化理念。
“忠”于岗位 脚踏实地
2013年,范俊鑫脱下了心爱的橄榄绿,带着“退伍不褪色”的坚守承诺,来到了济二矿综采二区,面对新环境、新岗位,范俊鑫在军旅生活中磨炼出的顽强意志和过硬素质得到了充分体现。
采煤工作劳动强度大,时间长,与范俊鑫同期分配来的年轻职工,面对艰苦的环境,有的新鲜劲一过,思想上就“耐不住寂寞”打了“退堂鼓”,抵触情绪时有发生,经常旷工时有出现,而年轻的范俊鑫确与同龄人的表现与众不同,每天下井,他把艰苦的工作当成了学习实践的课堂,向老工人虚心请教,边干边学,打柱、替柱、做超前、架棚子,扛挑拉背,手掌磨出血泡,汗水浸透全身,他没叫过苦,没叫过累,每月出勤都在25个以上,有时采面条件较困难时,甚至全月不休班。
“说得再好,不如踏踏实实干活!”这是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
有一次,综采二区在103下01工作面经历了仰采大坡度开采和多条断层期间,职工出勤积极性不高,生产组织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范俊鑫主动申请加班,放弃轮休,连续下井57天,为工区顺利完成过断层实现安全生产贡献着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区队领导和同事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休息,他却笑着说:“我年富力强,累不着!”工长冯乾坤给他起了一个称号叫“铁人”。
“范俊鑫这个小伙子,在他这个年龄段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能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工区发展,特别踏实、特别能吃苦。”综采二区党支部书记袁有江这样评价他。
“孝”心永恒 寸草春晖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范俊鑫的父母小时候因打错针造成腿部残疾,生活中多有不便,仅有父亲微博的收入支撑着家里的日常开销,父母的不容易和艰难的家庭生活环境造就了范俊鑫自立自强的性格。
“有时候矿上的工作苦点、累点,但是能在矿上工作感觉蛮开心的,自己也不再是‘啃老族’了,可以凭自己的劳动,去分担点家里的负担。”范俊鑫说,他还有一个姐姐,父母把他们养育这么大真的很不容易。
范俊鑫比其他“90后”显得更加成熟,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雷打不动的为母亲的腿伤换药,每次换药都要花40分钟左右的时间,料理完毕,他才匆匆收拾好赶到矿上。他在工作之余很少会像同龄人那样外出聚餐、上网,他下了班多是陪在父母身边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腿,给他们讲解一些健康保健知识,为他们做上一顿饭。
因为父母的期待,范俊鑫在工作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今年以来他在采煤一线没出现过一次“三违”记录,没出过一次工伤。
“我觉得现在能做的就是每天干好自己的工作,安安全全上井、高高兴兴回家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回报。”范俊鑫笑着告诉笔者。
“仁”爱之心 热心公益
范俊鑫也像其他“90后”的年轻人一样喜欢多姿多彩的生活,他不甘心只做一名普通的矿工,业余时间他喜欢把时间花在摄影、钓鱼、运动等爱好上,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热心公益。
2014年,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了“文莉爱心团队”,成为一名公益志愿者。三年来,范俊鑫从帮扶留守儿童到陪伴孤寡老人过节,他积极参加爱心团队开展的活动,他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自己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收获了别样的幸福与快乐。
在刚开始成为志愿者的一段时间里,范俊鑫自己觉得他在团队里扮演的仅仅是一个“二传手”的角色,把募捐的物资和善款转交到需要的人手里,但在接触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后,他发现孩子们和老人们虽然也需要物质上的关怀,但他们最需要的却是人性上的关爱,谈谈心、唱唱歌、玩游戏、做作业,这些常人看似简单的事情,却每次都让他们欣喜的笑、感动的哭,每一次离别时老人和孩子们时,看到他们对他那种依依不舍,范俊鑫总会觉得心酸又快乐,也一次次坚定他做公益的决心和步伐。
上班时间,他是一名百米井下的一线矿工,业余时间,他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看上去似乎做到了工作、生活两不误,但其中的艰难和辛苦可能只有范俊鑫自己最清楚。作为一线采煤工人,本来就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回到家只想倒头就睡,可就是这样他还是挤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这几年里,范俊鑫总是笑着说:“有人爱喝酒,有人爱上网,热心公益这也是我的一个爱好。”
“义”不容辞 勇挑重担
济二矿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路途遥远,上下山多,大部分职工下井时选择轻装出行,除了带着所需的水和食物,就带点轻便的工具。可范俊鑫每天下井却是“负重”前行,他的工具包重达20多公斤。
有时连老工人们也不理解他下井为什么要背这么重的工具包,问他“里面装的啥?这么沉也不嫌累啊。”
范俊鑫打开后告诉老师傅们“里面装了些工作时的常用工具,虽然上下井拿着辛苦点,但是设备出现问题时,我这里都有,大家最起码现场不用手忙脚乱、东找西找了!”老工人们看着他工具包里面扳手、钳子、大大小的密封圈、U型销和采煤工作面常用型号的螺栓、垫片等小配件一应俱全,都为他的责任担当、肯为他人着想的工作态度竖起了大拇指。
“有时井下工作中,找不到合适的配件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自从班组里有了小范的加入,不管谁缺少密封圈、U型销或者螺栓、垫片等小配件,总能在他那里找到答案。”工长冯乾坤笑着告诉笔者。
范俊鑫每天都有帮班组带配件的习惯,不管是下井的配件还是上井的旧件,他总是带头去带,别人不愿意带的,他带,别人带一个,他带俩。在103下01工作面过断层期间,综采二区更换的旧机刀多数被他带上井来,因此班组职工还给他起了一个特别的称号叫“小型移动配件站”!(刘金华)
编后语:矿与家,情与暖,在济二矿90后矿工范俊鑫的身上实现了和谐的融合,源于四个字——“忠孝仁义”。细细品味一位年轻矿工伴随企业、伴随矿山的成长历程,那些家里家外、井上井下的暖心事儿、上进劲儿,那份对工作的诚恳踏实、对生活的热忱朝气,透着新一代矿工扎扎实实做好当下、脚踏实地追求美好未来的蓬勃气息,让人不由得为一座矿井倡导的“忠孝仁义”、为像范俊鑫这样忠于岗位、孝老爱亲、仁对公益、义挑重担的“兖矿人”点一个赞,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忠孝仁义”之人,为企业、为社会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