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99|回复: 0

中国科研团队质疑哈佛大学发现金属氢的研究

发表于 2017-8-31 14:57: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科技日报



        2017年年初,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上发文称在高压下发现了金属氢,一时轰动科学界。然而,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登载了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所两科研团队的两篇文章,否定了哈佛的这一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国两团队均没有获得氢金属化的证据。

  科技日报记者从固体所获悉,该所两位“外专千人”尤金·格列戈良茨和亚历山大·冈察洛夫领导的团队,各自经过实验和比较研究,认为哈佛大学论文中的压力标定、金属化证据和所揭示的金属氢特征等均经不起推敲,难以自圆其说。固体所科研人员利用同样的实验条件和压力标定方法所校准的实际压力只是哈佛科研人员声称压力的一半。而在此压力下,前人得出的实验结果均没有发现氢金属相的存在。


  格列戈良茨团队在过去5年里做了上百次超高压实验,有30次做到了300万倍标准大气压力以上。团队使用与哈佛大学相同尺寸台面的金刚石压力装置,最多能达到300万倍附近的标准大气压力极限,这个结论也和其他氢研究小组的结果一致,而不可能像哈佛大学所表明的那样,获得了接近500万倍标准大气压力的数值。

  格列戈良茨与其合作者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哈佛大学的工作可能在之前较低的压力下就已经失去了氢样品,随着压力的增加,氢样品不断扩散至金刚石和封载样品的金属垫片中,导致哈佛大学未能提供氢存在的谱学证据。

  另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冈察洛夫与合作者,在重新检验比较了哈佛研究者声称的金属化的反射率数据后认为,该光学特征结果并不是来自于氢样品本身,哈佛研究者未能提供氢从气态连续演化到原子金属态的详细过程和路径。

  80年前,固态分子氢被预言在高压下能分解成类似于碱金属的单原子金属,即金属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