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1|回复: 5

[话题探讨] “生命红线”为何总是自我踩踏的多?

发表于 2017-9-1 22:33: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                     ■李建军[align=justify]    本期话题“生命红线”为何总是自我踩踏的多?[align=justify]    身为煤矿企业井下的一名安检员,十多年来,我一直履职尽责,肩负使命,以保护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为前提,工作的天职是,排查隐患,堵塞漏洞,狠反三违。[align=justify]    翻开煤企历史的每一页,每一起血淋淋事故后,总能找出最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存在麻痹心理、侥幸心理、马虎心理等等习惯性违章,每一起活生生的案例,矿工付出了沉痛的生命代价警示我们每一个在工作中要按章操作,标准作业,牢记铁的章程任务虽艰必不敢省人工,生产虽忙不敢轻培训成本虽控必不敢少投入工序虽繁必不敢缺细节关系虽硬必不敢不追究隐患虽小必不敢不根除琐事虽烦必不敢乱分心,这些都是安全管理中一步步总结出来的规矩。[align=justify]    煤炭行业中的每一个细节就如同链条中的每一个链接,缺一不可,一个习惯性的三违就是一个后果不堪设想的隐患存在,这个隐患不及时消除,有可能会给我们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经常所讲的习惯性违章,是指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严重“三惯”作风。正因为员工安全意识低下,技能素质差,对培训工作存在应付差事,抵触心理,各单位存在安全培训不结合实际。一名工人如果经过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按章操作,确保电气设备良性运行,就能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成本投入。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从简单做起,从细微入手即使任务再重、时间再紧、工序再繁,也应该严格遵循每项规程措施,注重每道工序,抓好每个细节,做到规范操作,这样才能形成正规循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align=justify]    砚北矿综采一队安全生产18年,通过多年的提炼柔合,创新出员工杜绝习惯性违章的四个亮点:一是启迪思维。通过班前会每天轮流一人上台10分钟的讲安全故事,达到在安全管理方面动脑筋、出注意、想办法、谈想法的妙招;二是填缺补漏。通过让每位职工可从不同视角来看待安全问题,指出本队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填补安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和不足,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产的作用三是相互学习。通过让职工亲身讲安全的方法,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职工多动口、动脑,改变区队死板的灌输学习四是强化管理。通过让职工讲安全的方法,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增强全员安全自主管理能力,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达到强化员工自律的自觉性,提升了区队安全管控水平目的。[align=justify]    塑造“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新理念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重要保证在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中,有些很常见但具有很深的隐蔽性,不容易被人发现。从表面上看,安全管理工作似乎很到位,殊不知有些不起眼的隐患就可能导致发生人身伤害事故,这样的严重后果是我们并不愿意看到的。不忽视每一个细微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需要每个细节很完美很难,但只要一个细节没注意到,就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align=justify]    总之,要真正做到每一个员工不踩踏“生命红线”,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改掉工作中走捷径的不良习惯,学习吃透铁的章程,用章程来规范我们安全操作性,用恒心去坚持,用决心去坚守,用细心去承诺,这样才能减少生产事故,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的目标。[align=justif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3 21:43:3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0:38:10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幸福海边)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0:38:33 | 查看全部

回 1楼(无情) 的帖子

感谢有你,4269567104&fm=21&gp=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0:39:00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加精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0:39:12 | 查看全部
老师辛苦了.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