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唐家岭”——那个有梦的地方
唐家岭,那是一个充满这梦想的地方——本地人在土地回收后可以凭借房租来获取一些经济来源,维持生活;外来人员追逐梦想的临时停靠站;同时也是政府城市化建设中阶段性任务的一个目标。
2010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有如一阵狂风来袭,把唐家岭吹落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因为它曾经是那么的不起眼,而现在,它却是那么的令世人瞩目。
初识唐家岭,是在找同事的时候,那天我都那里的时候,已经是天黑的时候了,为了不耽误回来的时间,只是认识了一下路,就匆匆的离开那里,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城市中的村落。
其实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叫做城乡结合部,也就是说是城市与乡村分界线上的城市,既具备了城市的喧嚣,同时又带有乡村的宁静;代表了城市的发展,又代表了乡村的活力;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随着上地附近的树村、马连洼、东北旺等城中村的改造和拆迁,唐家岭成了中关村软件园及上地信息产业基地附近的最后一个城中村。城市化的进程是一直前进的,而唐家岭的拆迁改造也不是因为某位政协委员和两位落魄歌手而进行的,只能说,这是一个误会,就算没有那位政协委员区唐家岭探访;就算没有那两位歌手的助唱,我相信唐家岭还是会拆迁的,而这一切,我认为只是一个巧合。
我相信那位委员是真正的为那些漂泊的人伤心落泪的人,我也相信那里居住着一群需要帮助的人,但是不要忘记了,对于那些外来的住户,政府似乎没有做过像这次这样的关怀:为大学生兴建廉价的公寓。不要忘记了,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使用权是当地常住居民的,其实本可以将土地拆迁,一部分用于安置当地的居民,而另一部分作为商业用地,并以此来招商引资,加快这部分地区的发展,而不考虑这些外来人口的居住问题,但是政府却要放弃一部分利益,并以此来建立廉租房,满足本已将这里作为家的“蚁族”。
记者的长枪短炮,打乱了一些人的思维,使得这本来无可争议的事情出现了些许变化,也就是这小小的蝴蝶效应,引来了租住人的非议:“我们刚刚搬来,又挣不了多少钱,这么便宜的地方又要拆迁,这是在逼我们啊”、“不用你们逼,我们自己走,没有了大唐,会有第二个大唐”、“这是要把我们赶出北京啊”……这些激烈的语言不知道出自何人之口,是租户,还是住户,还是那些见不得光的无聊之人,反正在一段时间,唐家岭的贴吧里,都是类似的话语。
三人成虎的成语告诉我们,事情经过几个人的嘴里说出来,假的也就变真的了。我不知道唐家岭所谓的廉租公寓能便宜到哪去,但是我相信,至少那些公寓建成之后,我们不会再见到凶狠的“水票哥”,狭小的街道,以及脏乱的卫生情况。
509路公交车上的年轻男女,总会不时的讨论衣服、工作的问题顺便说说租房搬家的事情,大家本来不相识的人,却也因为同住唐家岭,而开始熟识起来。
“你现在哪住啊?”
“搬到清河那边了,环境和这差不多,房租却多出一半,看来以后要省着点儿了。”
“没事儿,我现在没搬,和房东打好关系,以后建好了,我再搬回来。”
“哪有那么好的事,都改造了,哪有那么便宜的房子给你?”
“所以我就说嘛,和房东打好关系,到时候有便宜房子,肯定再租给我。”
……
对话还在继续,但是哪里会是“蚁族”的下一站.:沙河、太舟坞、回龙观、龙泽、霍营、史各庄、佟家坟、大山子、公益西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