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西南油气分公司  杨斌
    坐在书房的电脑旁,我的思绪在飞快的流淌。想起三十年前的一个夏天,从学习毕业后,即将远离家乡到川中的钻井队工作。记得父亲送我去车站的路上,走过一片荷塘,绿叶丛中绽放的荷花,带着丝丝咸味的泥土气息,仿佛就像青春的脉络。坐在车里,手里攥着父亲那件打着补丁,袖口和下摆已被磨得起毛,颜色灰白的帆布工作服。
    随着车的离去,车窗外,父亲的身影也渐渐模糊起来。从那一天起,作为“油二代”,我真正地成为了一名石油工人。
    多年来,父亲的话语还在耳边回荡,“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做人做事都要像莲藕那样,乐观坚韧,无私奉献”。其实,这是父亲作为一名老石油人、老党员向我传递着一种宝贵的石油精神。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家非常困难时期,到处都在闹饥荒,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为了缓解家里紧张局面,父亲毅然决然的背着行囊,跑到黑山白水的林海中入伍当兵。而此时,父亲才只有15岁。听父亲讲,那时在部队也很困难,生活物资匮乏,能够有馒头吃都已经很不错了。
    后来,父亲在部队入了党,还成了一名班长。每当班里来了新兵,父亲总是嘘寒问暖。还在长身体的新兵,常常吃不饱饭,父亲就把手里仅有的一个馒头分一半出来,有的新兵脚冻坏了,父亲就把自己的鞋给他们穿,而自己穿着草鞋在雪地里不停地跑着。父亲给我说道,我是班里唯一的党员,带好这个班是我的责任。从部队转业回来后,父亲分配到当时还是国家地质总局下属的石油普查勘探队当了一名钻井工人。从此与油气打交道,一干就是三十余年。
    父亲生性乐观,总是笑呵呵的,小时候,跟随父亲在钻井队生活,习惯了父亲一身的油泥,也习惯了钻台上的汽笛声,固井扛水泥,抢险背重晶石粉,起下钻作业钻台上的泥人,这些战天斗地的场面,至今还在我脑海里闪现。
    是父辈们用他们的顽强意志,永不放弃的精神为国家油气建设开创出今天的新天地,我们新一代石油工作者,更应该倍加珍惜,当好优良作风的传承者。
    如今,父亲早已退休赋闲在家。1998年的那个秋季,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这年底,我回到家乡看望父亲。父亲听说我回来,特地早早的做好了一桌饭菜。席间,父亲像个小孩似的,问这问那,生产任务啦,职工生活福利啦等等,听说我入了党,刚才还喜笑颜开的父亲立刻严肃起来,对我说道:“入党就好,入党就好,现在的环境条件这么好,你们年轻人可要加油干,不要怕吃苦,你现在是党员了,要担负起党员的责任啊”。
    望着父亲弯曲的背影,想起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却始终保持了一名老党员、老石油人顽强的工作作风。正是他们敢于挑战,敢于作为、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为我们新时期的党员树立了铁骨铮铮的榜样力量。如今,在天然气大发展增产增销的重要阵地中,我们如何去坚守?
    作为一名党员,要有坚定的工作信心,要沉下心来做好每一件事,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组织上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党员,就必须去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这就是合格党员的承诺。每名党员,都是一个支点,用我们的承诺,努力为百亿气田的建设去共同实现我们光荣崇高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