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这是胡锦涛总书记4月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时说的。煤炭企业正在向体面劳动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请看
感受千米井下的尊严劳动
换上整洁的工装,精神抖擞走进安全文化苑、超市化的灯房取灯,轻松如意地踏入机场式的候罐大厅,乘电梯式罐笼下井,坐地铁式平巷人行车,乘着览车式的1166音乐“猴车”,还不时听到悦耳的轻音乐和温馨的提示,似清风细雨般给矿工兄弟带来几分惬意。这一切就发生在徐州矿务集团的庞庄矿张小楼井。
张小楼井现有职工2400多人,新千米大井深1025米,是华东第一深井,亚洲第四深井。2000年建成投产新千米大井,由于井下瓦斯高、地温高、地压大等复杂条件,职工劳动强度大。原先职工是下井一身汗,上井一身水,工作环境异常艰难困苦。在人们眼中煤矿工人形象好象是“傻、大、粗”,低人一等似的,可是伴随企业党组织的关爱,煤矿井下的高温工作环境得到大的改善,令人啧啧称奇和耳目一新。2009年4月,庞庄矿党政领导从关爱矿工的角度,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把优化和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作为一项实事来办,提高矿工的“幸福指数”,雕塑时代矿工形象。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操“刀”,睿智创新,创新设计了安全绿色通道、安全驿站、安全家园、安全站台四个部分融为一体的安全文化苑,按照灯房超市化、候罐大厅机场化、人行通道绿色化策划理念,导入了人文、科技、影音等时尚“元素”,打造矿工下井幸福通道。矿投入了资金,购置了液晶电视、显示屏、计算机等现代设施,改造和装饰了灯房、福利楼、行人走廊、候罐大厅,设置了“为您服务”吧台等“网点”,精心谋划,注重细节,装上了艺术宣传厨窗、剪纸等,彰显人文时代特色,形成温馨之家之视觉,创造精神振奋工作环境。副井罐笼电梯化,把钩工按军营“哨兵”上岗,敬礼、报告、开关罐门、提示等规范动作一气呵成,俨然准军事化部队,矿工的地位得到了尊敬,提神鼓劲,沁人心脾。井下平巷人行车地铁化、一、二站地铁文化、三站品牌文化、大巷、头面安全文化,按照职工下井途中、上井心情、等车急燥“三步曲”心理解“乏”特征,策划了图文并茂、沁人心脾的图牌板,引开职工疲惫的烦燥心态,起动了减压“润滑剂”作用。特别1166猴车被人们称为井下“览车”,行程300多米五分钟,设计了灯光、音乐文化等,融入了本矿职工原创宣誓等,很有教育“煽动性”,激奋人心。从井上到井下工作地点构成了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系统化于一体的文化“景观”,变成了“温馨之家”。
他们除了积极筹集资金工作场所进行了改造外,配置了安全防爆有“灵性”的音响设备,精选了《好运来》、《幸福万年长》、《常回家看看》等上百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和国际上流行的经典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已初步形成职工上下井一条龙“音吧”。灯房按空姐式管理执行,推行“二米微笑、一米问候”方式,架起沟通桥梁。平巷人行车按照现代“动车组”进行设计,内有照明、音响、软座等设施,让人心情舒畅。在上井口把勾的职工小张感慨地说:“过去,职工在井口都感到无聊烦闷,排队时互相拥挤,结果有时影响了心情,如今,他们自觉地排着队,一边听着轻音乐一边等着下井,有说有笑,心情都不错,而我的工作也就成了一种享受”。在副井下井口把钩的职工老王更是乐滋滋地道出了自己的心情:“这种轻松愉快的旋律,起到了调剂心情、消除疲惫的作用,听了真舒服。”省内外煤矿、政府部门专家、领导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并作为领导干部体验生活的一个“基地”,感慨地说:“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煤矿跟花园似的一样美丽,让我们大饱眼福。煤矿工人不但开采出乌金,奉献光和热,而且生产精神文明产品,不简单!”据悉,灯房班超市化管理创新被评为集团公司文明示范点、徐州市“五一”奖状、文明示范岗,又被评为省“五四”青年示范岗等荣誉称号。电梯化罐笼创新项目评为集团公司推广项目、科技进步一等奖,文化幸福通道评为矿文明示范点。
徐州矿务集团庞庄矿:周玉成 (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056)
附:图一为-1025水平地铁一站 赵威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