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987期投稿】体面劳动让员工活力竞相迸发
赵则阳
如何让班组员工劳动更“体面”?通过采访,中原油田各下属单位给的答复是:通过搭建提素平台、实施典型冠名和发放精神薪资等一系列措施,让班组员工得到尊重、劳动更“体面”,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有效激活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搭建提素平台让员工更体面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活力,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一环。我们搭建提素平台,鼓励员工参加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员工在国内外闯市场时更体面。”钻井四公司工会主任程晓东如是说。年初以来,该公司先后投入520万元,对培训井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配备了盘刹、循环系统,并在二层井台安装了从德国进口的逃生器,要求每期培训班都要进行逃生演练,克服心理障碍。同时,该公司在井场多处安装监控设施,对学员训练情况进行全程录像,然后由学员对照操作标准,自己给自己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训练,有效地杜绝了习惯性违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培训体系为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公司抓住国内、外市场员工休整的时机,组织公司技术、安全和党政工作人员联合为员工培训“充电”。通过从生产经营、HSE安全生产体系、钻井工程新技术工艺和思想政治等几个方面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今年4月份,该公司开展的哈萨克斯坦归国人员培训班顺利结业,60名培训学员结业考试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为98.7%。
实施典型冠名让员工更体面
走进采油二厂的创新成果展示室,你会发现“张晓建自动上扣装置”、“崔玉国油嘴套”、“闫俊刮蜡器”等一个个由员工名字命名的创新成果。该厂员工张晓建自豪地说:“虽然写个名字是小事,但是在家里和单位都有面子,给我的激励却是无限的。”该厂为了鼓励员工参加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基层单位除了进行经济奖励外,还实行高技能工人“冠名”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名人”工作室。员工巩章生在首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电焊工第三名的好成绩后,为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作用,专门举办了3期“巩章生电焊工培训班”。准备大队员工岳为先后研制国家专利成果13项,被评为河南省、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等先进,该厂为他专门成立了“岳为工作室”。
“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不仅是为了多出成果、多出效益,更重要的是把大家凝聚起来,将他们的创造转化为推进发展的智慧和行动。”该厂工会主任杨志伟在介绍今年年初开始实施的技术创新命名制度时表示,员工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经个人申报、基层推荐、专家评审,那些集创新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成果就可以用员工的名字来命名,并被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这项制度肯定了员工的首创精神,目的是让参与创新的技术工人受尊重得实惠、出名气劳动更体面。此举在员工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每年都有20多项创新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发放精神薪资让员工更体面
5月11日,采油四厂员工向明兰、曾立新在厂月度大会上受到了隆重表彰,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获得了厂合理化建议三等奖。拿到奖牌时,向来沉稳的向明兰内心充满喜悦:“厂里每个月都评选优秀合理化建议,不仅有厂领导的亲自颁奖,还有丰厚的奖金,更能解决生产难题,一举三得!现如今,厂里的合理化建议渠道畅通了,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工作起来更体面了。”
员工的小建议能如此之快落实,得益于这个厂建立了一个储存员工意见和建议的“精神银行”。该厂工会主任孙红杰这样评价“精神银行”的作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就是对员工的最大尊重,落实一条员工建议就等于为员工发了一份“精神薪资”。
该厂结合“精神银行”的建立,编排了一套激发全员参与的“组合拳”,旨在把全体员工都培养成为优秀员工。以“每一名员工都是优秀员工”为理念,建立优秀员工选树、培养、激励体系,实行厂领导签署荣誉证书、基层干部送荣誉到岗位制度,激发员工爱岗热情。以“每一项建议都有价值”为理念,落实全员献计献策、专题献计献策制度,对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做到第一时间签署落实意见,第一时间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以“每一个创新想法都是好想法”为理念,建立员工技术创新扶持、评定、奖励、应用、推广制度,尊重员工创造,调动员工在学习和创造中实现职业价值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