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扬眉吐气采煤人
——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一线职工工作生活变迁二三事
刘 伟
以前,住“宾馆”、开轿车这些事似乎与采煤工是联系不到一起的。如今,在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却变成了现实。
拿着遥控器去挖煤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干薄煤层的能扔掉大锨。”攉了近20年煤的综采二区班长宣兆贵深有感触地说。“如今,我们在高度1米以下的采煤面上,拿着遥控器就能割煤。”
近年来,杨村矿采煤工人切实感受到了矿井的快速发展并为此而欢欣鼓舞。去年,一米以下含坚硬夹矸薄煤层机械化试验终于在该矿取得阶段性成果,达到了年产60万吨的水平,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专家组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这一成果不仅实现了几代煤矿工人的梦想,也为全国乃至世界煤炭行业薄煤层开采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底,200多名矿区职工子弟分到杨村矿后,经过理论培训,再经过新鲜刺激的“井下旅游”,当走出师傅的“翅膀”下,正式分到工作量时,这些孩子不干了。原采煤一区是一个薄煤层炮采区队,在平均高度不到1米的工作面上依然采用打眼、放炮、大锨攉煤的传统采煤工艺,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每人每班要用几十棵约40公斤重的液压支柱支护好顶板,跪着用大锨铲出十几吨煤,还要将这些铁柱子逐一撤出。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高,这些“豆芽菜”一样的独生子哪里吃得下这样的苦。没过几天,新工人出勤率下降到50%以下。矿、工区领导思想工作做了“一大车”,可还是“涛声依旧”。按照制度,这些不上班的职工已经符合辞退条件了。“如果将他们辞退,又成了社会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机械化的路子,彻底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薄煤层实现了机械化,就能留住他们,不仅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也是我们的社会责任。”矿领导的一番话,坚定了全矿干部职工冲击薄煤层机械化高地的信心和决心。
住着“宾馆”去挖煤
“现在,我们住单身的采煤工已经住上了‘星级宾馆’!”综采二区职工张师傅激动地说。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杨村矿党政多方争取资金,一座投资500多万元、能够容纳300多人的高档公寓破土动工。“着力提高住宿标准,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让我们的职工充分享受科学发展带来的实惠。”矿领导在职工大会上讲。国庆六十周年前夕,这座高标准的职工公寓胜利竣工。下红上白的公寓外墙,给人以温馨典雅的感觉。在公寓外面,“快乐工作,享受生活”几个大字甚是抢眼,处处体现着该矿“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的核心理念。据工作人员介绍,公寓的每层都装有摄像头,为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一个房间,就像走进星级宾馆——只见公寓的房门均采用高档免漆实木套装门,配上高档不锈钢保险门锁,洁白的塑钢窗、高标准的独立卫生间、实木写字台、实木衣柜和不锈钢衣架,处处彰显着华丽高雅;闭路、电话、宽带接口一应俱全;青年书屋、民兵之家正在筹建,建成后职工不出公寓就能遨游知识的海洋;公寓的整体绿化已经完成,这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人性化的宾馆式服务,让职工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开着轿车去挖煤
“刚参加工作时骑自行车赶班,要骑一个小时。赶上下雨天,就是穿着雨衣,汗水加上雨水,身上也都湿透。后来买了摩托车,虽然快了,赶上刮风下雨,还是照样受罪。现在买了轿车,我们采煤工开着轿车上班,这是前几年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在综采一区采访,职工吕师傅深有感触地说。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每月工资三、四百元,我当时记得很清楚,一个老乡是做茶叶生意的,买了辆桑塔纳,花了近18万。当时我就想,我们这些采煤工干三十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一辆桑塔纳。”综采一区职工张师傅接过话茬,“现在,矿上在工资奖金分配、安全抵押等方面都向采掘一线职工倾斜。只要抓好安全,两年的工资买辆北京现代是不成问题的。”
随着煤矿工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也发生了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单一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吃出营养、吃出品味。在穿衣上,从冻不着到穿出个性、穿出时尚。据张师傅讲,自从买了轿车,哪里的笨鸡味道好,哪里的驴肉很地道,哪里的海鲜既新鲜又实惠,哪里又开了家特色店,他都了如指掌。他的车里还安了小型冰箱,绿茶、矿泉水常备。现在,几百公里的路途已不再是负担,去济南购物、去海边度假已不再遥远。
采访结束后,吕师傅来到他的“座驾”前,掏出钥匙,动作潇洒,拉开车门,启动车辆,脸上笑出了一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