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8日,第九届金砖国家统计局局长会议在中国杭州进入尾声。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经济新动能。继昨天各国统计局掌门人和国内重要政界、学界为主的演讲之后,今天演讲者主要是中国新经济的一群掌舵者或谋划者。
两场报告会听下来,似乎金砖国家风景依然独好。可当仔细阅读完《金砖国家联合统计手册2017》的全部数据,并参阅了《2017新动能新产业发展报告》,我不得不向读者报告一个结论:2008~2016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金砖国家作为一个联合经济体,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中,确实陷入了严重的困顿,只有中国成功脱厄。
如众所知,2008年是本次全球经济危机大爆发的初始年,全球各大经济体都遭遇了巨大困厄。经过8年治理后的全球经济,有的经济体不仅恢复了活力,甚至还创造了新动能,而有的经济体则一蹶不振,甚至急坠下行。因此,用这8年数据观察金砖五国,是极为恰当的。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松散的联合经济体破碎了吗?从经济体量上看,2016年金砖国家GDP总和近17万亿美元,早已从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转换为不可轻视或不可或缺的大角色。但从结构看,中国占了11.2万亿美元,接近2/3。
从金砖国家国别看,2008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让人心情更是糟糕。巴西8年间GDP总量只是从16955亿美元增加到 17958亿美元,区区1000亿美元,怎配得起金砖之称呢。
俄罗斯更差,2008年GDP为16608亿美元,努力8年后,2016年居然下降到12862亿美元,降了近4000亿美元。看到此,不得不怀疑这就是强大的俄罗斯?
南非也是停滞不前,2008年GDP总量为2870亿美元,2016年也只是2950亿美元,8年增长80亿美元比很多中型公司还差。
印度还算是个优等生,2008年GDP为11051亿美元,2016年达到22730亿美元,翻了一番。
风景还看中国。2008年中国的GDP已达46006亿美元,2016年居然达到了112029亿美元。
从人均GDP看,2016年巴西、俄罗斯虽然维持在8000美元以上,但与2008年相比,只能算蜗行了。南非则走了个5000美元到5000美元的圆点回归。印度情况虽好,但1750美元的人均GDP显然暴露了其典型发展中经济体的特质。
中国怎样呢?2008年人均GDP只有3473美元,而2016年则为8127美元,且8年持续增长。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作为一个整体的金砖国家,数据已明确地告诉我们结果。
BRICS为何会陷入困顿呢?“不幸的国家各有各的不幸”,这不是本篇文章今天讨论的重点。“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中国之所以成功脱厄,关键在于近8年通过全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成功地创造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测度,2015年中国经济新动能指数为129(上年=100)。其中,经济活力指数为157,对总指数的贡献率达到24.3%;数字经济指数为139.7,对总指数贡献率为21.7%;创新驱动指数、转型升级指数和知识能力指数分别为118.3、117.6 、112.5,对总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7.4%、18.3%和18.2%。
数据是行为的结果,而追根溯远还要从国家的战略和战略执行上发掘。当巴西、俄罗斯痛心疾首于全球资源和能源价格大幅下滑时,当南非国内不断争吵日益缩小的“蛋糕”如何切分的更公平时,当印度还迷恋于印度洋主人的大国虚梦时,唯有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8年坚持下来,不仅成功脱厄,而且成功跻身于新经济先进国家,经济社会正全面而快速地跨入信息社会,基于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的新经济将形成更加澎湃的新动能,为中国的金砖增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