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3

[转载] 沿着你走过的路

发表于 2017-9-8 20:15: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尹红玲

        爱人经常到外部市场工作,进行井上的防漏堵漏技术服务。3月,他去内蒙古;5月,他去新疆;7月,他去了涪陵。


    每到一个地方,他会发几条微信,注明井队所在的位置。他也会拍几张照片,展现一下井队周围的环境。


    看到沙漠里的井架照片,看到井队周围的环境,有我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有我去过的地方,也有不曾抵达的地方。然而有一点,这些地方,都是与石化工人有关的他乡。


    3月,爱人去的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施工的井队。一夜未睡的爱人,在清晨时分拍了井场的照片和蓝蓝的天空。看到照片,我不禁想起了数年前去内蒙古采访时的所见所闻。印象最深的是,内蒙古铺天盖地的风沙,那时候,难得一见内蒙古蓝蓝的天空。记得有一次在乌拉特中旗采访,下午忽然起了沙尘暴,一瞬间,风沙席卷而至,天空立刻就黑了下来。


    那年在内蒙古,我采访了很多石化工人。我记得在阴山脚下施工的钻井工人立下的豪情壮志,也记得钻井项目部设在巴彦霍布尔苏木的前线指挥部,院子里有一个很大的蒙古包。我记得到海流图小镇采访录井工人时,听他们讲述东起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旗,西至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一路的艰辛与激扬。


    5月,爱人去了新疆。刚进沙漠时,他在微信上发了一句话:“进沙漠了,没有信号了。”后来到了胡杨林中的井队,总算有信号了。那次他在新疆,一直在不同的井队进行防漏堵漏技术调研。夜晚的井场,风雨后的井场,雨后的天空和胡杨林,在井队遇见上一次到新疆时遇见的小狗,他把这些,通过照片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爱人在新疆的井场,遭遇了一次沙尘暴,风沙起来时,距离不足千米的井架都难以看到。


    在沙漠里施工的70172钻井队进行防漏堵漏现场试验时,爱人说,这支井队在新疆很多年了,你应该来过吧!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的,这支井队,我去过!我还知道,70172钻井队的前身是7012钻井队,是中原油田进入新疆的第一支钻井队,我采访过这支井队的第一任平台经理。


    至今依然在沙漠里施工的70172钻井队,瞬间把我的记忆拉回那年在新疆的采访。那年在新疆,就是在70172钻井队,我和队上的钻井工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至今记得,那天的夜色如水,一轮圆月挂在天空。职工们搬着凳子围坐在井架旁边的空地上,那些年轻的钻井工人,有的唱歌,有的吹笛子,有的朗诵诗。那晚的井队格外热闹也格外温馨,当最后一个节目表演完,已是午夜。那个夜晚,我选择在第一支入疆的70172钻井队过中秋,能够近距离采访那些远征的将士,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至今难忘那晚的明月。无论南疆还是北疆,无论是大漠还是戈壁,千里同此皎洁。时隔数年,再次提起70172钻井队,随着记忆缓缓回放,我知道,我对于钻井工人的敬意,从未远离。无论离开井队多久,只要某一个机缘想起,那份亲切感,从未远离。


    7月初,爱人去了涪陵,至今仍在涪陵山里的井队进行堵漏服务。他拍了黔页2-1井井场边茂密的庄稼,拍了井场一角的野百合,也拍了井场的夜景。像爱人一样,目前很多中原人奋战在涪陵页岩气田。我特意查涪陵页岩气田的相关资料,得知是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同时也是全球除北美最大的页岩气田。


    虽然我不曾去涪陵,但我知道,那里在山区,一座山连着一座山,很多井队都在山上。也许有一天,我会沿着爱人走过的路,去采访在山里施工的石化人,聆听他们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2: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3:07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3:16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