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回复: 3

[转载] 孔城老街

发表于 2017-9-8 20:20: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冯进进

         坐落在228国道旁边的孔城老街,以几近完美的曲线延伸着。多少次走近,又多少次匆匆而过。


    出停车场向右拐20米,一条古老的围墙横亘在面前。斑驳的墙体上白色的表皮正在脱落,“沧桑”在眼前徐徐打开。但这并不影响它本质的坚固,庄重里袒露着质朴,倒像一位经历了世间沧桑的老者,悟出生命的真谛后,倦了累了,在这里打个盹。即便如此,我仍然感觉到它醒着的部分,似乎在等待某个有缘人的到来。


    老墙之上,拱形门的存在突出了徽派建筑特有的风格。高高在上的“横街”二字,似乎是一条现在和历史的分界线。几步走过去,1800多年前的历史在小商贩的吆喝声中被惊醒。


    青砖灰瓦的店铺鳞次栉比沿着老街铺开,一条麻石条铺就的道路穿街而过,弯弯曲曲,如同山风中随意抛出的绳索,从来没有收回的意思。


    稀稀疏疏的游客让老街显得很冷清。其实这样也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桐城派的发源地,应该在冷静的观察中写出《四书朱子大全》。


    坐落在三甲8号的桐乡书院,幽静、典雅。我停下来,仔细打量这座道光年间修建而成的院落。这是整个老街最大的院落之一,坐西朝东,很是宽敞。由此可以想象,那个时期桐城派的社会地位有多高。书院里早就没有一本书,几只制作精巧的书架,整齐地沿着墙壁一字排开,狭窄的空间里,一张书桌摆放在木镂花窗下。正值初夏,虫鸣此起彼伏。如果是夜晚,一轮明月高挂空中,乳白色的月光将整个院落静静涂抹。“月朦胧、鸟朦胧”,即景而生。屋内,如豆的灯光下,青衣长褂者伏案苦读,该是怎样的一幅美景。


    出书院,街左是一间光线黯淡的老屋,黑色的门板整齐地靠墙而立,站在老街右边,屋内的陈设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个完全敞开的屋子,使我终于有机会看见老街的内部。墙上挂着古老的蓑衣。年幼的女儿一看见蓑衣,就高声背起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我笑着牵她的手向屋内走去。迎面一抬头就看见了天井,一张看不出质地的桌子摆在正厅中央,四条颜色光亮的凳子围着桌子摆放。墙角,一应俱全的农具整齐排列,锈迹斑斑地等待着主人的到来。见到它们,儿时乡村的场景再次跃然眼前。“记忆需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这是马塞尔·普鲁斯特说的。而我需要说的是:记忆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出现,而后才能得到具体的补充和完善。就像今天,面对这些熟悉的农具,十多年的乡村生活,使得我可以给妻女详细地讲解这些农具的用法。当然,我还可以发挥想象,凭《木兰词》来解释并不熟悉的纺车。机杼声早已消失,当户织的女子又在何方?


    走出农宅,漫无目的地在老街散步,却不知不觉走到了“李鸿章钱庄”。相传李鸿章当上直隶总督后,派人在孔城老街设立钱庄,主要是方便老街商户和百姓银钱兑换。李鸿章钱庄前后七进,中间两进已毁,楼下正中是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符阴阳调和之风水学。这种说法似乎很符合当时的官场风气。


    老街上,更多的门是关闭。曾经的居民大都搬走了。这里都是几乎一样的双开木门,高大、厚实。看着这一切,自然而然联想起老街曾经的繁华。而现在,这些紧闭的门连同老街一起都是紧闭的,它们关起了古宅全部的秘密,也同时关起了老街的往昔,但是,它没有关死自己。商业信息已经开始在这里流露,相信有朝一日,老街会在历史的旧照片中找回自己。就像老街上那古老的影院,用一幅幅片段式的、哑语的纪录片,准确地帮助每一个到来者找到老街的往昔。


    孔城老街曾经是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此后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老街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是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


    老街已过了千年。我在2016年的某日到过这里,它似乎毫无察觉。就像此前,吕蒙、张俊、李显忠、陈玉成、戴名世、方苞、姚鼐、刘开等,他们都到过这里,建城、战斗或作文,但他们都是匆匆过客,什么也没有留下或带走。留下的,只有平静的呼吸和后来人的想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0:51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0:59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51:04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