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0

一个人口大县的就业扶贫实践

发表于 2017-9-9 07:46: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枞阳县的集镇、村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扶贫车间”“扶贫基地”“扶贫驿站”,成为一个个脱贫的“支点”,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本报记者 张旭
  初找准致贫痛点,搭建脱贫支点——
  扶贫招商,让岗位与脱贫精准对接
  9月1日一大早,疏小姐为在白云中学读书的两个孩子做好早饭后,骑着电瓶车离开陪读租住处,去安徽玉堂雨具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上班。新学期开始了,边陪读边打工的疏小姐,更加忙碌。
  “从租住处到车间,骑电瓶车只要5分钟。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孩子上学,这得感谢镇、村干部的帮助,让我在家门口有了这份工作。 ”疏小姐说。
  疏小姐是项铺镇白石村村民,因婆婆和丈夫患病,她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像疏小姐这样‘陪读就业’,是我县就业扶贫的一种形式。”枞阳县人社局副局长黄进军说,全县有不少贫困劳动者,或因家庭牵挂、或因年龄偏大、或因病残而无法外出打工。 “失去就业机会是致贫的一个痛点。如何帮助他们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成为我县各级干部着力解决的问题。 ”
  据黄进军介绍,拥有百万人口的枞阳县,有农业人口80万人、贫困村65个、贫困人口78676人,就业压力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今年,县人社局汇聚各方力量开展扶贫招商,发挥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单位及驻村第一书记的牵线搭桥作用,引导企业将车间建在乡村;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将产业基地建在田间村头;动员企业在贫困村布局设点,将工序放到车间或家庭。
  安徽玉堂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疏林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枞阳开辟的五处扶贫车间和驿站,吸纳了50多个村近100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92户,仅在浮山、白云、钱桥等地中学附近专门开辟的陪读就业点,就安置40多位贫困人口就业。
  记者在金社镇鳌山村扶贫车间看到,新建的厂房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鳌山村党支部书记章华胜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安徽优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利用鳌山村废弃的粮站,开发建设扶贫车间,先期安置就业的30多人当中有15名贫困劳动者。
  拓展扶贫视野,拓宽就业渠道——
  “四大行动”,创造更多脱贫岗位
  哼着小调,挥舞着鞭子,穿行于茂密的林间……这是记者在枞阳县白梅乡东山村山沟里看到的一位男子放牛的情景。
  “他叫王金虎,今年48岁,是单身贫困户。他自小放牛,因听懂牛语被称为 ‘牛人’。 ‘牛人’被安排在基地上班后,便以此为家快乐放牛。”东山养殖公司扶贫产业基地董事长徐虎猛告诉记者。
  “这个基地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已吸纳30多户贫困户就业。”东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卿说。
  据枞阳县扶贫办主任何池亮介绍,今年枞阳县实施“四大行动”推进就业扶贫:实施就业扶贫基地示范行动,招募国有、民营企业作为基地,引领更多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实施就业扶贫驿站建设行动,采取政府投资新建、帮扶单位捐建、旧房改建扩建等措施,建设就业扶贫驿站,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实施居家就近灵活就业行动,开发居家就业岗位,组织无法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实施就业兜底行动,针对通过市场难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开发农村辅助岗位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
  “我也有一份‘正式’工作啦! ”面对记者的采访,金社镇龙口村村民范专琴笑呵呵地说。 “她今年55岁,是贫困户,考虑到她年龄偏大,就让她做保洁。 ”村党支部书记吴礼晋说,龙口村开发了5个辅助岗位,安排贫困户从事保洁、保绿、保安和护林、护路工作。
  “按照县里的就业扶贫工作部署,这一带村子上将有更多就业岗位。 ”吴礼晋说,龙口村2014年入列贫困村,今年脱贫40户170人的目标即将实现,明年实现整村出列几无悬念。
  枞阳县就业扶贫中涌现出的大批就业岗位,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活力,也为今年实现“28210名贫困人口脱贫、22个贫困村出列”年度攻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全保障机制,织密保障网络——
  政策兜底,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我月工资3000多元,妈妈做勤杂工每月1200元。和妈妈一起在家门口上班,很安心。 ”在位于白柳镇桂元村的安徽梵盛服饰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王继龙一边操作缝纫机器,一边指着母亲徐秀芝对记者说。
  王继龙母亲体弱多病,父亲脑部残疾吃低保,爷爷、奶奶均患冠心病,2014年,他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照顾家庭他没有外出打工。去年,他经缝纫技术培训后,与母亲一起被安排到扶贫车间上班。“除了工资,还有政府补助,一年下来有4万元收入,日子好过多啦! ”王继龙说。
  “我们对通过市场难以实现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实施扶贫车间安置就业,给予岗位补助;对在扶贫基地、农村辅助岗位、居家就业等实现就业的贫困人员,县财政安排了补助资金;对安置贫困人员就业的各类企业,给予岗位和社保补贴;对设在乡村的就业扶贫驿站,从就业资金中以购买服务方式给予补助……”枞阳县就业局局长刘晓林介绍,截至8月底,全县在贫困村和有扶贫任务的乡(镇)、村,认定了36家就业扶贫基地、工厂、车间,建成了18个就业扶贫驿站,开发了460个居家就业岗位、560个农村辅助岗位,对760名贫困劳动者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帮助1321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对尚未就业的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帮扶全覆盖。“脱贫路上,我们不让一个贫困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 ”
  金社镇龙口村吴月香家原来是贫困户,去年经缝纫技能培训后,租用小学闲置房创办服装加工厂,当年就脱贫了。今年6月,她的服装厂被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20多名务工人员中,有6人是贫困劳动者。“通过培训和办厂知道,政府对贫困户的就业扶持力度很大。我有信心做好企业,帮助乡亲们尽快脱贫。 ”吴月香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