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9|回复: 6

[转贴] 八月在宇

发表于 2017-9-9 08:1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河南南阳淅川石油分公司  黄龙江

    八月暮夏初秋夜,荷塘清韵暗香悠长,池蛙乱无章法的鸣噪,空调雨滴滴答答的倾诉,临窗浅睡,枕一搂清辉静思,聆听蟋蟀橱柜一角轻盈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哀婉恸人……对蟋蟀的初知,来自蒲松龄的《促织》一文,通过古之君王的喜好,对黎民苍生的影响,以梦幻陆离之笔来讽刺墨色时代的灰暗人生。
    记得诗经《豳风·七月》有段描写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入堂……”这是古人观测候虫用来纪实的,足见古人的智慧,细微见著,人们常言,草木一秋,人生百年。这就轮回,在天地之间,都是一瞬,沧海桑田,无关风花雪月。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愁,窗外蛙鸣雨吟。那一两声纤弱却又不惹人烦的蛩鸣,是失眠的人最佳倾诉对象。也是文人墨客笔下最常见的佳句。在《古诗十九首》:“……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道出了蟋蟀这类昆虫,不知春秋,春来冬去,命运如梭,须臾一瞬,极易引起人们对于个体生命短暂的感慨。杜甫曾感叹:“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白居易《促织篇》说道:“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无。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姜夔在词中不止一次地沉吟:“乱蛩吟壁”“藓苔蛩切”“蛩吟苦,渐漏水丁丁,箭壶催晓。”“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

    八月底乡村,弥漫的是青纱帐的烟岚和谷粟的清香,疯狂的草蔓,枝繁叶茂的丛林和错落有致的灌木丛,在阡陌蔓延和曲径通幽的末端是熟悉不过的田园农舍,篱笆墙攀援的牵牛花和山墙上盛开的凌霄,晨曦阴暗的浮云和午后碧空如意洗的变幻。

    初秋在村民的俗语里叫;秋半天。有极其深邃的寓意和无限奇思妙想。在晨昏时节有蟋蟀此起彼落的清弹,娓娓道来,如泣如诉,不卑不亢,颤婉动感,仿佛在叹婉这夏秋更替的匆匆,与草木一荣一枯的无奈……

    记忆里的童年,蟋蟀是秋日里常追逐的玩虫之一,在草丛和路旁,窗前屋角都其出没,好像村部的仓库里住过一位老姜的木匠,他起初独居,后来从四川寻来一对流浪母女,临时组建一个家庭,由于他人缘好,从不脾气,孩子们常到他家玩,混熟了,就要求他帮忙做一些木匣子,来装抓来的小昆虫圈养,有趣的是养蛐蛐(蟋蟀的土名),孩子们时常拿出来相互掐架,把两只饿两天的家伙放到一个玻璃罐头瓶里,趴在一处齐声吆喝,时不时用一根茅草梗调戏,让两只相互撕咬,直到一只被咬死或者夺路而逃。

    我曾感叹,这种昆虫的无限神奇,在摩天高楼也不乏其身形,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也许我们看到的也许是它们千百次轮回后的模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中的每一次邂逅都是缘分,是上苍赐予的礼遇,我们看其生命短暂,放大到宇宙之列,作为人类的我们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在感叹生命的神奇与奥秘之际,也感谢他们卑微之身来到宇下,为我深夜不眠带来的安慰和弹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06:2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06:34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8:06:47 | 查看全部
祝赵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1 09:25:37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祝老师新的一周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2:19:16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4 22:20:10 | 查看全部

回 4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