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ttp://www.tudou.com/v/yUs124ehI0A/v.sw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防线上夫妻哨
来源:解放军报第2版
这是一对普通民兵,人们却称他俩是“有生命的界碑”。他们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桑德克民兵哨所的马军武和张正美夫妇。
20年前,阿拉克别克界河突发特大洪水。为防止界河改道、国土受损,185团男女老少和边防官兵一起投入到抗洪守土战斗中,其中就有刚入队不久的青年民兵马军武。经过军民舍生忘死的拼搏,国土一寸不少的保住了。
随后,185团决定在这里建民兵哨所,派一名民兵守护。当时只有19岁的马军武主动请缨,担负起护边护林管水的重任。几年后,他又劝新婚妻子张正美也加入民兵连,来到哨所和他一起守防。
冬季的民兵哨所,大雪一封就是四五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夫妇俩只能用盐水下饭。没有电,更没有电视,俩人常年靠点煤油灯生活。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大人还好说,可怜的就是儿子马翔,连一个玩的小伙伴都没有。直到后来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才被送到山下团场的父母家。
在荒山野岭安家过日子,为的是确保不发生人畜越界。他俩按规定每天巡逻一次,每次巡逻都要随身携带铁丝、老虎钳等工具,发现哪段铁丝网松了,就停下来紧一紧,并及时将靠近边境线的牲畜赶走,劝说临界人员离开。每天一个往返,就是30多公里路。
说起与边防官兵的关系,那就像是一家人。马军武家的钥匙放在哪里,边防连队官兵都一清二楚。有时他俩出门巡边去了,官兵们经过这里,找到钥匙就进屋烧奶茶做饭吃,跟进自己家一样。
20年来,马军武夫妇无怨无悔坚守在祖国的西北边防线上,以实际行动谱写着戍边守防的动人乐章。马军武先后多次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和农十师表彰为优秀民兵和优秀护边员。2007年6月,夫妇俩还被农十师评为“年度骄傲人物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