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3|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婚姻)80后“剩女”热心做义工 公益活动成“寻夫”新招

发表于 2010-5-13 20:48: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0后“剩女”不少人已到“而立之年”,包括独立自强的白领丽人、窝在家里啃老的宅女。连日来,笔者在粤西采访发现,参加义工活动这一传播爱心的方式,成为“剩女”们寻觅佳偶的新途径。
  茂名义工团一位广西籍的“初级剩女”周小姐表示,自己今年24岁,上大学时不想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恋爱上。毕业后看见不少同学“毕婚”,自己颇感寂寞。如今离开家乡工作,生活圈子被局限在宿舍与公司之间,难以结识心仪的男士。偶尔参加一次公司组织的义工活动,发现那是个能够开展自己恋爱的“良机”。
  “每次参加活动,比如植树、送戏下乡、关爱老人,都能认识一些新的面孔。大家在公益活动中,避免了传统相亲在酒楼饭桌上见面没有话题的尴尬,彼此之间容易建立信任,迅速地熟悉对方,不止表面的言谈举止,还可以了解个人的内在品质。”周小姐笑言,这种事就算公司里的同事问起来,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做了好事又找到了另一半,何乐不为!”
  今年31岁的湛江“剩斗士”李小姐则直言,成为义工是为了“尽早找到家境人品两相宜的单身男士。”李小姐是银行职员,虽然谈过几场恋爱,但都无疾而终。“聪明的没有我想嫁的人品,有人品的没有我想嫁的才华,有才华的又未必能扛起一头家。”身边的挑完了,又陷入了“传统相亲”的队伍。为了父母制造的一面之缘,李小姐曾经把一个月的工资花费在购置服装和化妆品来“武装”自己。
  李小姐说:“那些相亲既浪费又无聊,甚至令自己都失去自信了。如今我加入义工,一边回报社会,一边物色适合的男士。在其中,寻回了自我的价值,令我回复了自信。同时,参加义工的适龄男士大多数是素质高、条件好的,从中找到能共度一生的人的几率会大很多。”
  准备摆脱“剩女”身份的吴小姐是茂名义工,未婚夫张先生在茂名某设计院工作。她对记者说:“我和未婚夫的感情是‘爱赐良缘’,还是我未来婆婆撮合的呢。”
  原来在一次义工活动中,吴小姐表演了一曲《爱的奉献》,不仅赢得了全场的掌声,也打动了一起参加义工演出的张先生的母亲。经其牵线,吴小姐和张先生很快就进入热恋。
  婚恋专家认为,目前社会上的相亲活动多种多样,以爱心为基调的,能展现自我的“义工相亲”将会越来越为崇尚时尚和奉献的80后女性所青睐。

        来源:广东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