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省威海市总工会立足工会职能,把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作为工会凝聚职工力量、助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典型引导、制度保障、竞赛练兵、全面发展”的思路,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努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推进威海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典型带动,激发创造潜能。威海市总认真做好先模人物评选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和激励职工学习先进、敬业奉献、创新劳动;扎实做好劳模管理服务工作,目前已组织了4批劳模进行疗休养,同时,结合庆祝威海建市30周年活动,完成了《先模人物》劳模板块的整理编辑工作,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向社会传递“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正能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制造业为重点,评选了47名能工巧匠,并于“五·一”前夕召开会议隆重表彰,授予“威海工匠”荣誉称号,每人奖励现金1万元,在威海唱响了“劳动美”,形成了“工匠热”,掀起了“技能潮”。为持续扩面增效,威海市总又面向一线评选表彰了500名“威海市优秀职工”,免费提供健康查体、技能培训和疗休养服务,使职工的劳动得到充分尊重,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岗位创新、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搭建平台,持续发挥作用。经过多年的选树培养,目前,威海市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8.7万人,共有68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省市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为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作用,威海市总突出抓好“创新工作室”建设,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广阔舞台,使之成为企业创新的领头人、高超技能的传授者、技术攻关的主心骨。市总专门出台了创新工作室管理、职工创新成果奖励、创新能手选树3个《办法》,目前正在协调人社、经信等部门制定创新创效与职工收入、等级晋升挂钩的规范性文件,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热情不断高涨。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各类创新工作室已结成师徒对子3000多对,完成技改项目2000多项,获国家专利828项,创效8.3亿元。威海市总严格标准、择优培育,命名了5个市级示范创新工作室,发放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奖励资金129.9万元。
    深化竞赛,促进全面发展。威海市总转变竞赛方式,采取“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坚持自下而上选拔、与职工成长挂钩”的方式,鼓励创新、增强实效、促进发展。从去年开始,威海市总就围绕该市重点工程项目,组织建筑企业开展历时四年的城镇棚户区改造重点工程立功竞赛活动,反响热烈;积极开展岗位竞赛,组织企业工会直接在企业流水线上搞竞赛,选手比赛争名次,职工观摩学技能,练兵企业增效益,达到互利多赢的效果;动员职工全员参与,不断深化班组建设、“五小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表彰10家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30个市级工人先锋号(创新型班组)、67名金牌职工(创新能手)、100项技术创新成果和100项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结合竞赛抓培训,推动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深化技能培训活动,培训职工30多万人次。9月份,威海市总还将组织开展“全市技能竞赛月”活动,选取9个重点工种,集中举办威海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掀起劳动竞赛的新热潮。(夏丽萍)
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