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杨凤廷精打细算、节约成本自创了一套1321成本管控法。
1就是每个月给自己制定一个材料费节余指标,然后将节余指标分到每个岗位,层层把关,通过这一指标给自己施压,给每位员工施压,让大家养成节约的意识;
3是算好三本账,即做好材料领用本、工具领用本和预见性材料的记录和闭环,这是材料管控的基础,也是成本管控的核心,在“杨管家”眼里这就是他的三本“宝典”,也是考核每位员工的“法典”;
2就是管好两张票,即管好材料审批票,用多少领多少,不积压、不库存,力求做大精益化;管好物料回收票,对回收上来的物料分类筛拣,能修复利用的进入修旧利废库房,其他的则上交周转库,分类存放;
最后一个数字1,就是开好每月的经营分析会,主要是分析周转库考核项目和核算吨煤成本。
在神东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的材料库房里,一位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陕北汉子正坐在电脑前干着工作。只见他一手翻阅着领料清单,一手在电脑键盘上熟练地敲打着,将一组组数据录入到电脑中,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检修班今天领取扳手两把、油脂两桶,本月消耗量有点大,明天得问问什么原因。”这个对材料“斤斤计较”的人就是笔者要采访的主人公,榆家梁煤矿综采二队的材料员、出彩神东人杨凤廷。
杨凤廷2010年来到榆家梁煤矿,从事支架检修工作,2011年开始担任综采二队的材料员,自此开始他便患上了“抠门儿”的病,也因此得到一个外号“杨管家”。你要是问他要点配件,他嘴里便会冒出一连串的问号,要什么东西?啥时候要?要多少?接着就会给你一个领料本,看着你登记、签字,临走的时候还要叮嘱你一句:“记得把旧件回收上来啊,不然按制度考核。”有人常开玩笑说:“都是公家的东西,你至于这么认真吗?”他也常笑眯眯地回答,“这是我的工作,我要保证咱们材料费中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合适的地方。”他的眼睛里透露着不一样的坚定,也正是因为他把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用在日常材料管控中,才能使队里的材料费每月都有所结余。
“杨管家”的1321成本管控法就像一台高效的机器,让他的工作有条不紊,但这台机器也会偶尔失控,让这位陕北汉子暴跳如雷。
“杨管家”的爆脾气在综采二队人人皆知,有一次在开班前会之前,就从办公室里传来他和机电副队长的吵架声:“这已经连续2个月油脂回收不够了,这次开的两千块罚款给你自己摊上一千啊。”杨管家大声地吼道。机电队长反驳道,“油脂回收重要还是保设备重要,牵引块的油封已经换2次了,就是换不住,总不能让设备干转吧,你让我怎么办,设备损坏了你负责吗!”在保证设备和油脂回收上两人各执其词,最后闹到队长那里,队长一边劝和一边说道,“你们两个都没有错,但是一定有办法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后经过讨论,队里决定在下一次大检修中更换牵引块。此时杨管家肉嘟嘟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为自己的这次胜利而感到高兴,他开玩笑地跟机电副队长说:“看,还是得多说你两句,这些事情我得全局把控,要不然接下来几个月油脂费肯定又要超。”不论是谁,只要触碰到材料费这根红线,“杨管家”总是能拉下面子,即使吵得面红耳赤,也要据理力争。
“杨管家”能把材料成本管控好,也是一路摸爬滚打走过来的。2016年5月份,综采二队扭矩轴消耗21根,综采一队仅为11根,月底经营分析会上队长向他发火了:“同样的煤层,同样的设备,咱们的煤机司机是近视了,还是瞌睡了,还是咱们的扭矩轴是木头做的!”一顿训话后让“杨管家”摸不着头脑,会后队长还给“杨管家”下了个军令状,下个月扭矩轴消耗绝不能超过12根。被训了的“杨管家”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有说不出的委屈,但是痛定思痛,谁让他管材料呢。之后几天,他通过跟几个煤机司机交流谈心,终于弄明白了所以然。生产班煤机司机为了多出煤,速度较快,稍不注意就割到护帮板上,扭矩轴就断了。追求高产没错,但是他们的成本意识不强。在明白原因之后,杨管家及时制定了扭矩轴单项考核制度,煤机司机断一根扭矩轴罚款100元,当月没有断扭矩轴则奖励200元,实行材料节约直接与绩效工资挂钩。以前煤机司机断一根扭矩轴是大家伙掏钱,现在落实到个人头上了。办法一出,效果立杆见影,2016年综采二队扭矩轴消耗131根,月均10.9根,2017年上半年消耗61根,月均10.1根。杨管家的这套成本节约手段成功了。
杨管家“抠门”的职业病不仅体现在工作中,生活中也是如此。食堂打饭总是吃多少打多少,看到同事有浪费的,总是忍不住要说两句。正是因为他处处节俭的作风,才保证了材料费的高效利用。2015年至2017年,综采二队材料费消耗均低于计划成本。他用数据诠释了一位材料员的价值。
将节约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行为中去,他是最好的代言;实现成本管控有指标,强制向主动控制转变,他是最好的代言;崇尚节约、浪费可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他亦是最好的代言。
因为热爱,所以“抠门”;因为节俭,所以快乐。他就是综采二队的好管家杨凤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