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开墙打洞”、开展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各级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东城区龙潭街道结合地区实际,在街道干部担任“街巷长”、社区干部担任副“巷长”的基础上,广泛动员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积极参与认领街巷,当“小巷管家”或组成“小巷管家团”,营造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力更强了。”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组织处处长徐颖说。
攻坚克难——“党员先拿自己开刀”
疏解非首都功能,拆迁是难题。而处在工作第一线的恰恰是广大党员。
“我媳妇说我要是敢动她娘家的厂子,就跟我离婚。”“拆迁户老张带着人,把我们的车拦在村外。”在大兴区西红门镇召开的拆除腾退工作会上,党员干部们围着镇党委书记郑亚君轮番倒苦水。
西红门镇启动拆除腾退已6年,剩下的几百万平方米都是“硬骨头”。有的人家里开小作坊挣钱,有的人靠吃租获利,认为政府拆除腾退是杀家里“下蛋的母鸡”。但郑亚君当场表态,“党员先拿自己开刀。”
“主动拆掉经营了二十几年的养殖场,意味着一年近百万元的收入没了。”团河北村党支部书记关亚新说,爱人和他吵过闹过,可最终拗不过他,“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未来西红门只会更好,咱们的日子不会比现在差。”
党员干部带头,村民逐渐从“对着干”变成“站着看”。而及时的政策解读、前景宣传,让村民从“站着看”变成了“跟着干”。
“有村民主动把不愿离开的租户劝退,拆了自家的房子,拆除腾退指挥部前一度出现了排队签约的场景。”郑亚君介绍,截至今年1月15日,西红门全镇小散乱污企业彻底停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