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一名钻井技术人员,打好每口井是我的职责,只要是我参与的井位,我一定会把井打到极致、打到完美。”这是张福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且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誓言。进疆26年,他先后参与了雅哈12、YTK5-1、沙74、顺西3、巴探4、多浪1、TP193等高气压、高含硫、超深复杂、重点探井共计50余口,刷新甲方新纪录、高指标10余项,先后荣获中原油田劳动模范、先进技术工作者,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管理者等荣誉20余项,这一身荣光的背后,是他对钻井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
初出茅庐显身手
1991年,塔里木石油会战之初,全国各地的石油队伍纷纷进军新疆,但偏远的环境、恶劣的天气和繁重的工作,让很多石油人望而却步。当时在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技术服务大队从事打捞技术研究的张福军主动请缨,自愿申请到新疆工作。家人、朋友、同学、同事无一例外都在劝阻,一个多年的挚友对他说:“在机关后勤工作多轻松啊,况且提升的机会也大,你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吗?跑到新疆的荒漠戈壁滩,到底图什么?”虽然不确定会有怎样的未来,但他坚信,塔里木将会是他施展才能的舞台,当年7月,带着家人的百般不舍和牵挂,带着全部的行囊和理想,他第一次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孤身一人来到塔里木。
来到新疆后,他被安排到带班队长岗位,虽然从技术岗转到了操作岗,他却没有丝毫怨言,白天带领本班人员顶着烈日风沙进行钻井施工作业,晚上下班后抱着专业书籍挑灯夜读,他深知,新疆的地质构造和中原有很大差别,他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在新疆站稳脚跟。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在进疆第二口井施工中,由于井下地层复杂,扭矩突然升高,造成钻具涨扣落井,因为是日费井,停等或处理复杂时间都不计费用,时间就是金钱,该队迅速成立打捞小组,钻井监督张云龙任组长,张福军因为从事过打捞技术工作,被临时任命为副组长,负责现场打捞工作。张福军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克服大井眼打捞的困难,第一趟钻先探“鱼顶”,第二趟钻一次对扣打捞成功,只用了两趟钻的时间就完成了打捞作业,成功解除了井下复杂,一捞成名。
“这样的人才,干带班队长,真是大材小用了。”处理完井下复杂,张云龙极力推荐张福军继续从事专业技术岗位,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随即被提拔到钻井工程师岗位,之后的8年,他刻苦学习钻井技术,不断积累不同区块的施工经验,彻彻底底成长为一个技术硬、水平高的钻井“行家里手”。
技术精湛创佳绩
2002年,因为出色的施工业绩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张福军调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60703钻井队平台经理,他深知新疆工区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标准要求高,对钻井提速增效一直是严峻的考验,唯有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每口井的施工中,他带领队伍坚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认真研究分析每一道施工工序,根据不同地层,制定相对应的施工方案和应对井下复杂的预防措施;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甲方监督指令施工,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严防各类井下事故发生;对于关键环节、重点井段,24小时现场盯防,时时掌控施工风险和施工进度,做到全程控制;及时给干部员工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开次各层位的施工重点和难点,做到打有准备之仗,确保万无一失。
在雅哈12井施工中,该井主要面临地表为疏松砾石层、在压差作用下易发生坍塌和窜漏、地层存在高压盐水层、长裸眼大井眼段起下钻易发生阻卡等难题。同时,该区块地层含有浅层气,存在一定井控风险。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只要加强技术攻关,就能确保优质高效完井,挣到效益。”开钻动员会上,张福军语重心长地对全队人员说道。
针对施工难点,他带领技术骨干认真调研区块、邻井资料,严谨分析不同地层岩性特点,选用性能稳定的钻头及螺杆、合理制定钻进参数;一开采用圆井导管底部开口连接砂泵与振动筛建立循环,减少压差,小排量、低转速、轻钻压钻进,避免发生井下复杂事故;针对裸眼段长的实际,加密短起下钻频次,保持钻井液较低的滤失量,增强泥饼护壁性,为钻进提供有利条件。最终,该井用时287天完钻,节约周期45天,周期节约率达14%。
为实现塔河下面找塔河的目标,西北油田部署了TP193井,该井由三开生产井转为四开评价井,井眼小且深,地层裂缝发育密集,地层岩石破碎,极易发生井漏、垮塌和卡钻事故,为确保本井安全施工,公司专门成立技术专家组,由张福军任组长,24小时盯在现场提供技术支持。施工中,他和技术骨干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和处理复杂的预案,严格要求刹把人员精心操作,每钻进半米上提划眼,控制上提钻压,确保遇到复杂时早发现、会处理、能处理;优选小井眼钻具,优化钻具组合,接入随钻震击器,使用承压堵漏,提高地层承压能力,抑制垮塌掉块,提高自解卡能力。本井目前共取芯4次,每次取芯过程长达七八个小时,从树芯到割芯,张福军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全程在钻台盯防,确定取芯作业安全顺利完成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
甘做人梯传技艺
“今天,张总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钻井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大家,使大家受益匪浅,回队后,我会认真再温习几遍,相信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9月8日,在该公司2017年管理干部培训班上,70613钻井队平台副经理焦杰听完张福军的授课,兴奋地说道。
“作为一名从事技术工作的老前辈,我有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所学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钻井人才,让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张福军向我们道出了授课的初衷。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张福军特别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干平台经理时,新分配到他队上的员工,很多缺乏现场经验,再加上一线工作环境艰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都在野外施工,连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很多新入职的员工刚开始都很不适应,有打退堂鼓的念头。发现这些问题后,张福军先是以“老大哥”的身份找他们聊天,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在做人做事上言传身教,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急、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冲在前、干在前,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建立信任,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员工。其次,在每口井的施工中,张福军都会结合实际,向他们讲清每口井的施工要点、难点和解决的办法,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测斜仪器、如何挑选接头、如何填写工作报表,并要求他们多动手、多练习,从小事做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这种勤奋、严谨、扎实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每一名他带领过的员工。
每当有人问他:“你就不怕徒弟跟你学到技术,超过你?”他总是微笑坦然地回应道:“自己总有退休的一天,把我的毕生所学留在塔里木,我心甘情愿。”
工作至今,张福军已经带出了近20名徒弟,其中大多数已经走上平台经理或者工程师岗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
(中原油田 庄新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