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回复: 2

小说------《青花瓷》第一章1

发表于 2017-9-18 00:25: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花瓷
第一章
2017年06月09日17: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流风飞雪
我想不到,时隔十年后,我还和王小峰走到了一起。真的是,冤家易聚头。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初秋的一天早上。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家祥云村赶了八十多里路来到县城。我是去县燃油公司报到上班的。之前我只知道,县城里有副食品公司,卖油盐酱醋糖烟酒,管百姓吃喝。还有百货公司,卖布匹衣物日用,管百姓穿的用的。再就是五交化公司,卖的五金家电,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还有一家生资公司,管着全县农村大大小小的生资门市部,卖农药化肥之类农村生产资料。我根本不知道,在县城的南门河边,居然有一家燃油公司,卖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等。
我进入县城时大约十点多钟,是县城里一些机关单位做工间广播体操时间,空中飘扬着广播体操音乐。我蹬着自行车穿过县城,朝着县城的南门河边奔去。一路上风很清凉,骑在自行车上,我总想朝着空中大声唱几句,或随着那广播体操音乐舞动一番。一只灰色的小鸟像是上天派来引路的,在我的头顶上一阵啁啾着向南飞去。追逐着小鸟飞去的方向,远远望见河边那一排排耸立着的在阳光下发着银白色光芒的大油罐,我心里竟有几分莫名的神圣。我大学毕业了,被分配了被安排了,要捧着铁饭碗一辈子守着那些铁皮大家伙了。
这真是非同寻常的一天,我在公司办公室办理报到手续时,正好公司经理肖远民走了进来,听说我是新分来的大学生,握着我的手使劲地晃:“欢迎呀,欢迎,你就是我们的人才!”
肖经理手晃够了就走了,我的手续也办完了,办公室里很快恢复了安静。办公室主任李文才一边纠缠着牛皮纸档案袋上的那根白色细线,一边笑着对我说:“你抓住机会回去好好玩两天,再来正式上班吧,到时候要好好安排一下我们的人才。”
我朝李主任笑着点点头,正要离开,隔着办公桌对面的一个声音突然朝我喊了一声:“杨波!”
我一愣,朝对面望去,惊奇地就像面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只是镜子里熟悉的人影略显黝黑,长长的头发遮挡住了那我在心里十年来想看到的东西,我也朝着对方喊了一声:“小峰!”
“不错,不错。”小峰绕过来拉起我的手,一个劲地说着“不错,不错”,那神态像极了记忆里那个时候的小峰。
坐在一旁的女孩郭艳惊讶地叫了起来:“你们两个长得真像,像一对双胞胎!”
李主任也盯着我和小峰说:“像,确实像。”
小峰嘴角上挂着微笑说:“我们本来就是兄弟嘛,不是兄弟不聚头。”
我忙问小峰:“你也是来报到的?”
“他在隔壁购销业务科上班,老石油了。”郭艳接口说。可能是她长得漂亮有点晃眼,我的注意力只在她身上,竟然一直没有发现对面的小峰。
小峰陪着我往外走,问我:“你家搬县城来了吧?”
我说:“还在村里,不过老屋早已经翻修了。”
小峰说:“等有空了回村去看望你爸妈和杨涛。”
我和小峰确实长得很像,小时候我们只要走在一起,就会有人问,你们是不是双胞胎兄弟呀?我从小爱听故事,总感觉我和小峰之间一定有什么故事。要不能两人长得这么像,还总是能走到一起来。过去我不会多想,现在毕竟是大学毕业生,会思考了。回到家里,我又忍不住问母亲:“小峰会不会是我亲弟弟呀?”
母亲一愣,用奇怪的目光看着我。我引导她说:“会不会当年……”
母亲不容置疑地打断我说:“你真的是读书读糊涂了,你不知道你亲弟弟是谁呀?是杨涛!”
我当然清楚,我的亲弟弟叫杨涛,我们是一对双胞胎,从母亲的肚子里就一起长大的。他比我晚几十分钟来到这个世界上,只能是我的弟弟。母亲当年跟着父亲从乡下老家走进县城,最大的收获就是生养了我们这一对双胞胎兄弟。
母亲第一次进县城是她这一生中走过的最远的路,也是她一生走过的最浪漫的一段。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一双脚,跟着在县政府部门工作的父亲从老家一路走进县城的,从老家到县城八十多里路,整整走了一天。想到要进城,头天夜里,母亲怎么也睡不着,总想和父亲说点什么,干点什么。父亲却经不起折腾,一脸疲惫地对母亲说:“别折腾了,明天还要走一天的路。”
母亲总是止不住的兴奋,对做惯农活的母亲来说,走路算什么?就是不睡觉,路也照走。天还没亮,母亲就把父亲叫醒了,说出远门图吉利一定要早,出门时千万不能碰见不该碰见的人。走出老屋时,母亲顺手要把门边那把半新的稻草扎的扫把放回屋里,然后再锁上门。夜里没有休息好的父亲一把抢过扫把,往门外土坪上一扔:“还留它着干什么!”
土坪上那蓬长得很茂盛的细竹丛里蹿出一只夜猫,发出一声叫:“喵!”
天空中繁星点点,凉风习习,猫的叫声有几分凄厉,母亲的身上隆起一层鸡皮疙瘩。猫消失在黑暗中,老家那条通往县城的沙子马路在夜空下像一条白色的带子伸向远方,母亲跟着父亲迷迷糊糊地朝前走着。离开家很远了,母亲回头望了一眼,问父亲:“再兴,你说天亮后春婶见我家门上一把锁,会怎么想呢?”
父亲说:“还能怎么想?”
母亲说:“春婶肯定会想,刘祥珠嫁了个好老公,跟着老公到城里享清福去了,再也不用在老家种田了。而且很快就会传得全村人都知道。”
父亲说:“管别人怎么想,又不是去干坏事。”
天色越来越亮堂了,路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响声,母亲很兴奋地对父亲说:“再兴,唱个歌吧。”
父亲对着前方的路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说:“省点力气吧。”
母亲说:“太安静了。”
父亲说:“要唱你唱。”
母亲张口咿咿呀呀半天,总也找不着调门。她不知道自己会什么歌,好像从来就没有认真唱过歌。这回她很想认认真真地唱,哼哼唧唧一阵子,突然对着灰蒙蒙的天空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不对。”
母亲停了下来,想了想又自言自语:“也对,坏人被打倒了逃跑了我们才能进县城。”
母亲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声在黎明前宁静的夜空里分外清朗。
天很快亮了,母亲跟着父亲继续在老家通往县城的沙子路上朝前走,看着日出走到日落,一直走到夜幕降临,远处一排排昏黄的路灯像夜晚的星星闪烁着。筋疲力尽的父亲看着满脸通红的母亲问:“还能走吗?”
母亲说:“能,有什么不能!”
父亲问:“远吗?”
母亲坚定地说:“再远的路,也能走到头!”
父亲说:“不远了,我们快进县城了。”
母亲看着不远的县城,突然有几分胆怯,问父亲:“再兴,到了县城我能做什么呢?”
父亲很干脆地回答说:“做饭,生孩子。”
母亲歪着脑袋想了想,很认真地朝父亲点了点头。做饭,生孩子是一个女人最简单最起码的事。到县城后,母亲天天在家做着不丰盛但很可口的饭菜等父亲下班回家,让从小就没娘的父亲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过日子。母亲在县城那一段日子里,把一个女人做到了极致,竟然为父亲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我们出生的那天,父亲在产房外面急得团团转,终于等到护士出来对他说:“是儿子。”
三代单传的父亲听了只会对着护士傻笑。护士的话还没有说完,接着对父亲吐出三个字:“双胞胎。”
父亲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立即冲进了产房。
母亲真像父亲说的,只在家做饭,带孩子。我们快一岁时,一天,母亲把我和杨涛放在地上爬,去为我们煮米糊。等她端着米糊过来时,我和杨涛竟然同时从地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趔趄着要奔向她。母亲一阵惊喜,我和杨涛站起来了,要走路了!母亲鼻子一酸,想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她拿起那个自己缝制的像褡裢一样的布袋子,把我和杨涛塞进两个口子里,然后扛在肩上。前面是杨涛,后面是我。我们来到县政府门前,大门口以前熟悉的门卫换成了戴红袖标的陌生面孔,母亲被拦在大门口。她对红袖标说出了父亲的单位和姓名,红袖标一副铁面无私的面孔,说:“那些牛鬼蛇神,在交待罪行。”
母亲傻了,心目中向来高大完美的父亲,怎么就成了牛鬼蛇神了。她抬头望望天空,那个太阳依旧那么白得耀眼,胸前的杨涛不安分地晃动着一双肥嘟嘟的小手,右手腕上那只银镯子晃出一道道亮光。晃得母亲一阵晕眩,有点分不清东西南北。母亲完全像是第一天来到县城,眼前的一切都很陌生,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意识到了什么,看看胸前,又回过头来看看后面说:“妈带你们再好好看一看县城吧。”
母亲扛着我们沿着县政府门前的工农兵大道漫无目的地朝前走。这是县城的一条主街道,一路上到处都是红旗招展,到处张贴着红色标语,满眼的红色。到处响着高音喇叭,发着声嘶力竭的呼喊。母亲扛着我们一直走到工农兵大道的中点,也就是县城的中心。大道的北边是人民电影院,电影院门口一个很大的水坑,里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大道的南边是工人文化宫,门前一排紧挨着几个篮球场,有几个年轻男女在篮球场上学骑自行车。
母亲禁不住想起那天跟着父亲刚走进县城时,父亲带着她走上工农兵大道,走到县城中心区,挥舞着双手对母亲说:“左边是人民电影院,看电影的地方。右边是工人文化宫,县里开大会和剧团演出的地方。”
母亲却盯着工人文化宫旁边的工农兵照相馆,对父亲说:“我想照相。”
母亲是第一次照相,一口气照了很多。有的站在布景画前照的,有的依着假山照的。有和父亲一起照的,大多数的单独照的。那些母亲都有几分拘谨。其中有一张一寸半身照,照片上的母亲面目清秀,两颊丰满,清丽端庄。剪着齐耳短发,一双眼睛清澈透亮。这是母亲一辈子照得最好的一张相片。
母亲把背后的我也调到前面来,一只手抱着一个,把两只手尽量举得高高的,对着手里的我和杨涛大声说:“你们好好看看吧,左边是人民电影院,右边是工人文化宫。电影院,文化宫……”
杨涛显得特别兴奋,不停地舞动着双手,对着照相馆方向咿咿呀呀地乱叫。母亲对杨涛说:“你还真鬼,和妈想到一块了。”
母亲是想抱着我和杨涛再照几张相片,给我们留下一些县城的记忆。我们来到工农兵照相馆门前,只见门上一把锁。母亲很失望,这时候照相馆怎么就关门呢?
杨涛依然十分兴奋,不依不饶地对着前方乱囔,带着哭腔。母亲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好一边哄着他一边往前走。走到照相馆拐角的墙边,看到一个叫花子坐在地上懒洋洋地翻弄着衣服,捉住一只只虱子往嘴里塞。
叫花子顶着一头脏乱的长发,一脸脏污,仍然看得出年纪很轻。叫花子看见咿咿呀呀乱囔着的杨涛,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冲杨涛咧嘴一笑。也学着杨涛的样子挥舞着双手,嘴里咿咿呀呀的。母亲发现,叫花子右手的大拇指没有了。杨涛望着叫花子,慢慢安静了下来。
“世道变化,无奇不有。”母亲回过头来,发现身后站着一个戴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那两边脸瘦的像被刀子深深挖去了两道。
母亲走上前去,把随身带着的一小筒饼干弯腰放在叫花子跟前,带着我们转身离开。身后响着中年男人的声音:“世道变化,无奇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6:39:4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0:49:45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