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回复: 3

小说------《青花瓷》第七章7

发表于 2017-9-18 00:2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青花瓷
第七章
2017年06月09日17:09 来源:中国作家网 流风飞雪
我盼望着麻哥给我们讲龙塘的故事,更盼望着下雪。年前那段日子里,天空中一直灰蒙蒙的像在酝酿着那场雪,令人充满遐想。我们遥望天空,想象着云层后面的冰雪世界,可那雪就是迟迟不肯降下来,真是让人着急。
我们的经验是下雪的前几天特别冷,晚上风从墙缝里灌进来,我们蜷在被窝里还是不停地抖。母亲过来帮我们压实了一下被子,叹一口气说:“这老屋确实该修一修了,你爸爸要是能管一管家里的事多好呀。”
我说:“等我长大了就修房子,把我们家修一栋青砖到顶的房子。”
母亲笑了:“波波真有本事,就怕这老屋撑不到那时候。”
我想起一个问题,问母亲:“妈,什么是下放呀?”
母亲说:“下放,下放就是从上面往下放。”
杨涛接口说:“就是从县城搬到我们村里来,像小峰家那样。”
我嗤之以鼻:“你晓得个屁!”
母亲说:“我们家也是下放。”
母亲补充说:“我们家跟他们家不一样,我们回老家,他们家没有老家。”
我不很懂母亲的话,心里只盼着下雪,甚至巴不得能更冷些,那雪才会更快的下来。我们缩在被窝里,总不停地问母亲:“妈,今晚会下雪吧?”
母亲总笑着说:“会的,等你们一觉醒来,满世界都是棉花被一样的白雪,快睡吧。”
第二天早上醒来,母亲已经起床出门了。见窗外亮晃晃的白光,我连忙起身站在床上朝窗外望去,杨涛急切地问我:“下雪了吗?”
我家老屋的窗户太小了,矮小的我站在床上只能看到窗外更高的土墙。我胡乱穿上衣服起床后走到门口,终于看到了心里期盼的白雪。门外的土坪像是被覆盖着一床厚厚的棉花被,满眼都是白晃晃的。西屋的小峰小芹小苹都起来了,我们欢呼着跑到门外,很快就踩得一地狼藉。杨涛也来到门口,囔着要一团干净的雪。小峰抓起一把雪,走到杨涛身边。杨涛微笑着要用手去接,谁知小峰竟然揭开他的衣领,坏笑着将那一把雪塞进了他衣服里。杨涛被冻得发出了尖叫声。
有人欺负我的亲弟弟,我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从地上抓起一把雪,跑过来也塞进了小峰的后背。小峰一只手从地上抓雪,一只手来揪我。我跑开了,小峰便将手里的雪朝我甩来。我一边跑一边用雪块回击他。我跑到母亲栽的那棵柚子树下,正要喘一口气,他冲了过来,使劲一摇这棵树,树上厚厚的雪窸窸窣窣掉落下来,落了我一身。他也没能幸免,树上一颗熟透了的柚子掉了下来,砸在他头上。我高兴得猛跳起来。母亲很奇怪,当初栽下这棵树时,看叶片以为是棵桔子树,没想到结出来的是柚子。吃柚子的季节,母亲用竹竿戳下一颗柚子,破开来一吃,又苦又涩,根本进不了嘴。柚子一直留在树上,到了冬天,经过霜雪冰冻后,味道便变得纯正了,吃起来顺口。正好父亲咳嗽吃了好。
我和小峰扭打在一起,两个人倒在雪地里滚得满身是雪,那雪刺激得我们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小芹在一旁急得直喊:“奶奶,快来!”
英子来了,在她家墙边拿起一根长竹竿对我们说:“你们别打闹了,我带你们去戳冰流流吃。”
我们不再打闹,跟着英子用长竹竿去戳屋檐下的冰流流。我们把透明梆硬的冰流流放进嘴里咔嘣咔嘣地嚼,像嚼过年时家里油炸的兰花根。
大雪过后,露出了年的光景。过年我们能吃上鸡鸭鱼肉,能吃上番薯片,吃上花生,吃上豆角酥,吃上冻米糖,吃上平时很想吃却吃不上的东西。还能穿上新衣服,过年真好。
家家户户都得准备点年货。要提前准备的年货其实很简单,无非是番薯片,花生,炸一些油果子等。母亲进一趟县城后,带回来了冻米糖,那是大人小孩都爱吃的又香又甜的东西。母亲在县城里学会了做冻米糖,每年年前那段时间,母亲特别忙。白天在队里上工,晚上就有人排着队来请她去帮忙做冻米糖。村里人家没钱去商店里买糕点,便都想做点冻米糖过年时拿出来待客。日子精细的人家提前将晚米蒸熟后晒干,年边了再用沙子或盐炒熟了,请母亲去熬糖结块。随便点的人家就省得麻烦,待那爆米花的上门来了,就爆两罐米花,最后一道工序熬糖结块,还得请母亲去帮忙。母亲每天匆匆吃过晚饭后,便跟那等着她的人走了。每回都不空手回家,那请她帮忙的人家都要装上一布兜冻米糖,对母亲说:“拿回去你家波波涛涛吃。” 我和杨涛等于是提前过了年。
今年最早请母亲去做冻米糖的是三婶家,村人们越来越看重做冻米糖,把冻米糖做得好坏看成了新一年运气的好坏。都抢着请母亲去做头一炮。母亲晚饭后出门时说好了回来时带冻米糖,小峰小芹小苹也一块吃。我们眼巴巴地等着母亲回来时,却见她空着两手,让我们很失望。母亲对王奶奶说:“没想到事情做得这样,做了多年的冻米糖也做不好了。”
王奶奶说:“人难免会失手的。”
母亲说:“三婶肯定不高兴,你不知道村里人家都把冻米糖做得好坏,看成新年运气的好坏。”
周阿姨说:“做冻米糖的关键是熬糖,把糖熬老了结得硬如铁块,熬嫩了稀得结不成块。”
母亲也承认,熬糖时没有集中精力,不知怎么就心里涌起了许多烦心事,思前想后的,第一锅糖熬老了,第二锅糖又熬嫩了。
正说着,三婶来了,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兜。不用说,我们也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三婶埋怨母亲:“走得那么快,也不带点回来给孩子们吃。”
母亲不吭声,三婶的话分明是打她的脸。三婶走后,我们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打开了布兜兜。我们才不管冻米糖做得怎样,吃起来照样香甜。
很快,村人们很快就知道周阿姨也会做冻米糖,而且更拿手。周阿姨帮人家做冻米糖,熬糖时平心静气,火候掌握的很好,很少失手。慢慢地请周阿姨的人家多了,请母亲去的是看在本村人的面子上。
母亲拿回家来的冻米糖少了,我和杨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峰小芹小苹吃。小芹要分一块给我们吃,小峰不让。小峰自己手里拿着冻米糖问我们:“想不想吃?”
杨涛连忙说:“想吃。”
小峰掰下一小块给杨涛,也掰下一小块给我。杨涛接过吃得有香有甜,我白一眼他,想起那次小峰把我给的水果糖丢在地上,我将手里的冻米糖很干脆地丢到了地上。英子家那条老家狗跑了过来,一口叼在嘴里,咔嘣咔嘣地嚼着。小峰气得对我鼓着眼睛,说:“好,你给我记着!”
我说:“记着又怎么样?”
小峰说:“我……我告诉我爸。”
我说:“王伯韬!”
小峰回应:“杨再兴!”
我说:“伯韬!”
小峰说:“再兴!”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吵架,只会反复地说对方父亲的名字。一旁的小苹说:“我告诉爸爸去,你们乱说他们的名字。”
小峰一下子转换了话语:“杨波和王小苹。”
我也毫不示弱:“王小峰和王小芹。”
小峰说:“王小芹是我妹妹。”
我说:“妹妹怎么啦?妹妹就不能是一对呀?”
小峰说:“你才和你妹一对。”
我得意地说:“我没有妹妹。”
小峰说:“那你和你弟弟,杨波和杨涛。”
我搜肠刮肚想找出把他一剑封喉的话,说:“你连老家都没有,争什么争。”
他小脸憋得通红:“谁说我没有老家!”
我紧逼不放:“在哪里嘛?”
“很远很远的东北。”他说:“那里长年都能看到雪,比这里好多了。”
我说:“你吹吧,那么好的地方干嘛不去?还要住到我家老屋里来。”
王奶奶坐在门边大声喊:“小峰!波波!你们别吵了,快过来,我给你们讲故事。”
一听说讲故事,我们停止了争吵,跑向大门口。小峰使劲往王奶奶怀里拱,表明奶奶是她的。我无所谓,我是来听故事,又不是来争奶奶。
王奶奶见我们都围在身边,取下老花眼镜说:“你们不要总是吵,好好在一起。”
我们眼巴巴望着她讲故事,她说:“你们先答应我一件事,再讲故事。”
小峰问:“什么事?”
王奶奶问:“先问你们,你们两个走出去是不是别人都把你们当成兄弟?”
我说:“老师也总是把我们搞错。”
王奶奶再问:“你们是不是同住在一个屋里?”
小峰点点头,王奶奶说:“那你们两个就要像亲兄弟一样,能不能答应我。”
我们急于要听故事,什么都答应。
小芹说:“奶奶快讲故事吧。”
王奶奶想了想说:“讲什么呢?给你们讲一个狼外婆的故事。”
我们不做声了,听着王奶奶讲:“很久以前,有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小孩。”
小峰忍不住说我:“你妈带着你和杨涛。”
王奶奶说:“是姐弟两个。”
我回击小峰:“是你和小芹。”
王奶奶说:“你们别吵了,我不讲了,让你们吵去。”
小峰忙说:“我们不吵了,奶奶快讲。”
王奶奶想了想说:“还是给你们讲聚宝盆的故事吧。”
小峰说:“奶奶快讲吧。”
王奶奶清了清嗓子,认真讲了起来:“从前,有个男孩,从小父母双亡,男孩成了孤儿,靠帮财主家放牛为生。男孩一个人过日子,吃尽了各种苦头。一天,男孩在山上放牛,看见一只瓦盆,心想捡回家随便装点什么都行。便捡回了家,男孩每天只做一顿饭却分三顿吃,他把吃剩下的饭装进瓦盆里留给下顿吃。他干活回来一看,瓦盆里的饭竟然堆得高高的,接连几天都这样。”
我忍不住说:“那是一只聚宝盆。”
小峰说:“别打岔,谁都知道。”
王奶奶继续讲道:“男孩用瓦盆装别的东西,回来一看也是满满的。他知道这是一只传说中的聚宝盆。苦尽甜来,靠这只聚宝盆,男孩盖了瓦房,娶了媳妇,还生了两个儿子。他去世后,老大霸占了那只聚宝盆,只给老二一间偏房和祖上留下来的几亩田。老大得到聚宝盆后,马上关在房里拿出一锭银子放进盆里,很快就 变得满满一盆,他不停地放不停地满,银子在房子里堆得高高的,满满的,他还不停地往盆里放银子。没想到房子突然被挤倒了,把老大埋在里面。贪心的老大就这样送了命,老二安心种田过着安稳的日子。”
小芹问:“奶奶,聚宝盆是什么样子的呀?是不是跟脸盆一样呀?”
我说:“可能跟我家那青花瓷香炉一样大吧。”
小峰说:“肯定要大得多,那个香炉能和聚宝盆比?”
我们两个互不服气,又要争吵起来。这时候大人收工回来了。
每天的晚饭后,我还有一项任务,去祠堂里帮母亲报工分。就是把当天母亲在队里做的活儿报给队里的记分员,由他记上工分。队里统一规定,青壮年劳力男人一天十分,女人一天八分。一年中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在祠堂里开展的。临近年底的晚上,祠堂上都烧着一堆火,闲散的大人们都围着火堆东拉西扯,家长里短。更多的是孩子们,有点像我一样来帮大人报工分,有的像小峰一样是跟着父亲来玩的。
祠堂进门的右边有一面大鼓,村里人家办红白喜事,进祠堂必须要响鼓。小峰从旁边的一堆牛骨头里捡起一块长长的骨头,朝鼓面上一扔,跑了。大鼓发出一声巨响,引得祠堂里上首的大人们都朝下面看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队长杨卫国朝站在大鼓旁边的我吼了起来:“谁让你敲鼓?你敲鼓干什么?”
我忙说:“不是我,我没有敲鼓。”
杨卫国说:“不是你是谁?那鼓自己会响呀?还不诚实!”
我委屈得哭了起来,说:“是小峰。”
大家在祠堂里找小峰,哪里还有太多影子?王伯忙说:“等我回去好好说他。”
杨卫国说:“回去好好教育自己的小孩。”
回到家里,母亲问我:“我们家总共有多少公分了?”
我摇了摇头,母亲说:“你也不问问,看看我们家超支多少。”
王奶奶通情达理地说:“波波还小,哪里知道这么多。”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两家人围坐在大厅的一个火盆边。火盆是王伯用一只破脸盆钉了几根木条做成的,平时晚上我们两家凑一点柴火烧了起来。年三十晚上是烧木炭火,我们两家各自提了满满一篓子木炭放在火盆边。两家都把过年吃的东西摆出来,差不多一样的。父亲早早进房间去了,木炭火熏得他更咳个不停。夜深了,我们吃东西吃得嘴巴里没有味道了,还是靠着火盆不愿去睡。王奶奶对小峰说:“快去房间,先把新衣服换好。”
母亲也催我说:“快去睡觉,明早你要早起敬神开财门。”
小峰说:“我也要起来敬神开财门。”
周阿姨说:“你不用这么早起来。”
小峰不愿意:“我为什么不能早起?”
我说:“是我家的屋门,当然是我来开。”
母亲看一眼我,那目光意味深长。
王奶奶对小峰说:“你早点起来去捡炮仗。”
王奶奶把新买的起夜用的手电筒交到小峰手里,说明早去捡鞭炮时用。小峰拿着手电筒高高兴兴睡觉去了。
祖上的规矩是,大年初一早上都是男人早起点香敬神,放鞭炮开财门。母亲交代好我起床后先穿好新衣服,洗干净手脸,用过的水都装在一只大盆子里,不能往外泼。然后点上三根香,拿着香朝上首作三个揖,再朝下首作三个揖。把香插回到上首的香炉里,打鞭炮开财门。母亲交代得仔仔细细,我是第一次做这件事,这年我八岁,从八岁起,每一年的大年初一早上点香敬神,放鞭炮开财门这件事就落在了我头上。
母亲把我们大年初一穿的衣服放在我们床头,杨涛一看给自己准备的衣服,对母亲说:“拿错了。”
母亲肯定地说:“没有错。”
杨涛说:“我的怎么是旧的?”
母亲说:“先穿这个吧。”
母亲的意思是杨涛这副样子,也不长个,穿平时的旧衣服过年也可以。杨涛却不愿意,气鼓鼓地说:“我要穿新衣服。”
母亲说:“你 哥哥 明早要早起敬神开财门,不穿新衣服怎么行?”
杨涛没有做声,拉起被子把自己连头也蒙在被子里。半夜里就有人家放鞭炮,听到鞭炮声我就耐不住要起床。几次想起来,母亲总让我再睡一会儿。身边的杨涛一直僵硬着身子。终于熬到母亲让我起床了,我穿戴整齐来到大厅上,我按照母亲说的洗手,点香敬神。拆鞭炮后我扯下一小截放进新衣服的口袋里,留着自己慢慢玩。然后打开屋门点燃鞭炮,门口腾起一团浓烟。鞭炮声停止后,小峰已经穿着新衣服打着电筒从西屋里出来,我也晃着手电筒跟在他后面一起去捡鞭炮,哪里响起鞭炮声就往哪里跑。奇怪的是,一村的狗也不见叫了。
早饭后我们小孩都要去给全村的人家拜年,周阿姨让小峰跟我一起去村里拜年,让他跟着我一起称呼村里的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婶们拜年。每到一户人家拜年时,小峰竟然不要人家给的吃的,而是要烟。过年时年龄再小的男孩子抽烟,大人们也不会说的。小半个村子转下来,他已经装得满满一口袋烟。我不解地问他:“你要那么多烟干什么?”
他说:“给我爸抽,他平日都抽自己卷的喇叭筒。”
他抓出一把,看着烟上面的牌子挑出一支,随手从一户人家的门边燃着的香上将烟点上,叼在嘴上,学大人的样子吞云吐雾。他走到一家厕所门上撕下一块塑料纸,把烟包好捆好,往腰间一塞,继续去上门拜年。
整个村子拜完一圈年下来,已接近中午了。我们还不想回去,也不饿,口袋里都装满了拜年得到的吃的,一路上不停地吃。过年的时候家里大人也不会管我们怎么玩,只要晚上回家睡觉就行。我们得找一个地方放鞭炮玩,我们来到村子后面一个小水塘边,往水里丢点燃的鞭炮。小峰只有早上打着手电筒在门口捡来的几根没燃尽的鞭炮,很快就放没了。我掏出口袋里早晨敬神放鞭炮时扯下了的那一小串鞭炮,一个一个的解下来,在小峰羡慕的目光下慢慢地放。
水塘边的一棵树上一只麻雀,从鸟窝里伸出头来叫了两声。小峰恼火地对着树上说:“连狗都不敢叫了,一只小麻雀还叽叽喳喳,真要用鞭炮炸了它。”
我感觉他说的很有趣,要跑到树上去放鞭炮。只爬上一节,口袋里拜年得的花生哗啦啦溜了出来,落到水塘里,在水面飘着。我连忙捂住口袋,从树上滑了下来,我不想这一口袋花生都落到水里。
小峰说:“给我一根鞭炮,让我去把它炸了。”
我很小心地摘下一根鞭炮交给他,他接过鞭炮,嘴里叼着支烟,一边吐着烟一边往树上爬。他三下两下就爬到了鸟窝边,那只麻雀早就惊飞了,他把鞭炮插在鸟窝里,用嘴里的烟头点燃了鞭炮。只听得“砰”的一声,那只鸟窝被炸得粉碎。
小峰从树上下来,要我给鞭炮他放。我可不会随便给他,独自将鞭炮一个一个往水里丢着嫌不过瘾,便在四周寻找稀泥,新鲜的狗粪牛粪。把鞭炮插到里面,炸得泥巴狗粪牛粪到处乱飞。
小峰一脸的不屑:“我敢把鞭炮抓在手里放。”
我心想他是诈我的鞭炮,又想看看他怎么拿在手里放。我给了他一根鞭炮,他果然将鞭炮捏在手里点燃,炸得红色的纸屑到处乱飞,他却若无其事。
我不服气,看一眼手里一根红色的小小的鞭炮,想也没想就点燃了。“砰”的一声,我的手被狠狠地震了一下,一阵火烧火燎的痛。我打开手掌,掌心一个透明的水泡。
国华正好带着一帮小伙伴一路放着鞭炮走过来,见我捂着手苦着脸,笑着说:“鞭炮不能像你这么拿,它是从中间炸的,你用手捏着它的屁股,就不会炸到手。”
说完,他示范着在手里点燃了一根鞭炮,果然安然无事。我手里的水泡一阵一阵的痛,痛到心里,心里说,小峰你给我记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6:38:07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8 06:38:2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00:48:09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