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智库建设,提升战略设计层次
“加快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转变。”这是强省之策。青海师大始终围绕提升我省发展层次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哲学社会科学优势,着力加强新型智库建设。
一是成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研究中心。2014年青海师大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优势,汇集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研究中心。中心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组织课题攻关,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营造了良好研究氛围。
二是成立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2016年学校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建“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成为我省首个政校共建的新型高端智库。2016年6月,研究院成功承办2016年青洽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十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汇聚论坛,共议青海对外开放新思路与新举措,为青海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出谋划策。论坛形成“青海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术论文二十余份,其前瞻的见解,理性的分析,富于建设性的提议受到社会各界重视与肯定。
三是成立青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要强化发展支撑,拓展发展空间,必须聚集来自社会各界的发展动能。2017年6月30日,由青海师范大学牵头,汇集全省18所中高职院校、6家景区、30多家旅行社和五星级酒店、行业协会的优势和特色,共同组建的青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加强扶贫攻坚,促进“三农”转型发展
“加快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这是富民之计。青海师大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农牧区定点扶贫工作。
一是深入领会精神,转变扶贫思路。青海师大根据全省扶贫工作会议文件精神,积极调整扶贫工作指导思想,转变扶贫工作思路及做法,由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转变为“滴灌式”的精准扶贫,不断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
二是积极筹划资金,解决扶贫经费。为改善定点扶贫村农牧民群众仍居住在简陋土木危房的实际困难,青海师大向全校发出了定点扶贫帮困倡议书,设法募集资金,专项开展对定点扶贫村特困户危房的滚动改建,并制定了《扶贫危房改建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危房改建工程管理验收办法》。
三是做好建档立卡,实现精准扶贫。青海师大根据省扶贫开发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扶贫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档案。一份档案一个对策。建档立卡不仅要登记贫困户人口姓名,同时分析什么原因致贫,并逐户制定帮扶措施,以便有针对性地予以扶贫,为后期精准扶贫、滴灌扶贫打好了基础。
“四个转变”为青海师范大学在新时期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确立了新目标。青海师大将在“四个转变”指引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努力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