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是在支教,就是在去支教的路上”
州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会举行
中国共青团网 “有一个大学生做志愿者,就有200名贫困山区学生受益”。5月10日,贵州民族学院礼堂,曾经感动过无数国人的志愿者彭旸,用这句朴实的话又一次让人们肃然起敬。当天,贵州省“青春在基层闪光”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
5月10日下午的贵州民族学院礼堂座无虚席。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的4名优秀志愿者代表组成的报告团,动情地向人们讲述他们在志愿服务地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与大家共同分享他们体会和感悟。
不同经历的志愿者,不同细节的志愿故事,同一种感人至深的志愿精神。
“不是在支教,就是在去支教的路上。”支教志愿者彭旸,这样描述自己的支教生活。2009年,彭旸的一封求助信,使人们认识了这位“80后”女孩,更让人们看到,在西部的大山深处,一群贫穷孩子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一场奔赴西部贫困山区支教的志愿者爱心传递热潮顿时涌起。
“不论学校派我们去哪里,我都会尽自己的所能为当地教育做点贡献。”浙江大学第十一届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赴湄潭志愿服务队队长王承超说,每当看见学生们那纯真的笑容,他便有一种想在山区扎根的想法,静下心来教那些孩子。
服务于余庆县花山乡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李定开,一直以“踏实做事,平凡做人”为座右铭,铺展着自己的志愿人生。2008年从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后,韦玉枝成为安龙县的一名“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默默服务着自己的家乡。2009年,贵州遭遇特大旱灾后,这名看上去柔弱的布依族女孩竟然从未离开过抗旱救灾第一线。
报告会上,在讲述自己志愿服务经历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号召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场大学生们则把一阵阵的掌声,甚至一颗颗感动的泪水献给四位志愿者。
此次报告会由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和团贵州省委等单位联合主办。贵州省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扶贫接力计划各实施单位负责人,贵州民族学院10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优秀志愿者们感人至深、生动精彩的事迹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