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2|回复: 0

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 “代表责任重大容不得丝毫懈怠”

发表于 2017-9-19 15:4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法制日报


陈瑞爱,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总裁。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至今,陈瑞爱已有近10年的履职经历。履职生涯中,她提出的16件议案全部被相关部门采纳,56件建议中有4件被列为重点建议。
  这些成果是陈瑞爱最自豪的事,也成为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不管是1天还是10年,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哪怕当一秒钟人大代表,我都会毫不松懈。因为我知道,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使命,容不得我有丝毫懈怠。”陈瑞爱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能将她的事业与人大代表的履职相结合,为国家和人民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这是幸运,更是肩头的责任。
  像搞科研一样专注代表工作
  陈瑞爱长期在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本身是十分严肃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精益求精。陈瑞爱把这种苛求完美的态度,同样放在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上。
  “我记得2008年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时候,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能够作为人大代表为我所在的科研领域建言发声,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时隔多年,陈瑞爱提起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她说人大代表不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要对所在的领域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
  但是,陈瑞爱说,当时这种激动的心情很快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那就是担忧。
  担忧什么呢?“自己能不能当好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如何才能担得起国家给予的这份信任?”陈瑞爱坦言,当选为人大代表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在此之前,她对人大代表制度并不了解,更别提履职了。
  天生不服输的陈瑞爱,很快就调整状态制定了计划,像搞科研一样专注代表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出色。”
  陈瑞爱开始从基础学起,了解什么是人大代表制度,人大代表履职有哪些要求,议案建议应该怎样提出。
  “如何写议案和建议也是一门技术活儿,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证明,需要反复琢磨才能将调研反映出的问题,以最科学的方式展示出来。”陈瑞爱说,对待每一件议案建议,她都力求完美。
  将自己搞科研的工匠精神带进了人大代表履职之中,这一做就是近10年。每年5月,陈瑞爱就开始着手调研工作,参加调研会议,实地考察调研基地,8月写议案,一直到12月才能定稿。之所以写议案要写4个月,陈瑞爱直言,时间不够用。身兼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和两家公司的总裁兼科研首席,每一个领域陈瑞爱都忙得不亦乐乎,白天忙于学术研究,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只有晚上才能伏案写议案和建议。
  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超负荷工作的陈瑞爱却说,这样的状态很充实:“要做到完美,就要有所牺牲,我认为值得。”
  每年提一个“食”字号建议
  在陈瑞爱看来,人大代表是老百姓和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
  陈瑞爱调研最多的地方就是基层,因为所学专业领域是农业方面,这也是她最熟悉的领域。“从代表的履职切入到我的专业中来,并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我的专业成果成为履职的根基,而人大代表履职又为专业领域问题的反映开辟了渠道,我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结合。”
  “农民家庭本身收入不高,全指望着地里的庄稼,但是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到了该收获的季节,却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从事多年农业领域研究的陈瑞爱向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陈瑞爱分析原因发现,还在靠天吃饭的农民,因为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种植的农作物质量不高,卖价自然低,而且由于缺乏规划,农民总是会一窝蜂地种植去年卖价高的农作物,导致当年此类农作物产品滞销。
  陈瑞爱看在眼里急上心头,怎样才能为农民指明一条生财之路,让农民也能创收,成了陈瑞爱那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经过走访调研,她发现要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农业需要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可能推出优良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率;还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产品加大扶持力度,政府的资金支持要落实到位;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破解我国农业发展困境。
  陈瑞爱将这些问题和应对意见写成建议,后来,这些建议被采纳到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同样,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陈瑞爱关注的重点,每年她都要带一个“食”字号建议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从推动设备研发,加大监测力度,到构建检测平台,陈瑞爱提出的不少建议都成为了立法的参考,陈瑞爱坦言,只要“舌尖上”的安全一天没有完全保障,她的关注就不会停止。
  看到自己的努力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并最终造福民生,陈瑞爱就像吃了蜜一样甜:“通过我的调研,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反映给相关部门,这不就是一个桥梁的作用吗?”
  当人大代表就像做公益事业
  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陈瑞爱提出了关于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草案进一步修改的议案,希望破解目前成果转化难题。她提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和评估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前、中、后3个不同时期分段考核评估,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导向性。同时,还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及政策性金融支持。
  陈瑞爱的议案在当年8月就得到了积极反馈,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其中,很多修改内容都采纳了她的意见。
  “作为人大代表,参与国家法律修改,也是考验我的时候,验证我的思维方式、对国家治理问题的认识、我的学识程度是不是能够跟上时代节奏、我的专业判断和专业水平是不是能够达标。”陈瑞爱笑着说,学了那么多文化知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陈瑞爱感慨地说,当人大代表是十分幸福的,这种心态就像是做公益事业,不求回报,只求能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只要能为国家和人民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希望能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延续下去,贯穿于我的整个人大代表履职生涯中。”陈瑞爱说,她要全身心投入到履职中,在履职道路上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本报记者 朱琳 文/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