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回复: 7

[转贴] 岁月与歌

发表于 2017-9-19 22:48: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东淄博石油分公司  王颖

    前些日子回家,特意去山上逛了一圈,去看那将要竣工的公路。

    故乡是接受现代化较早较快的乡村,60年代到90年代风格迥异的宣传标语同时印在房屋的土墙上,印在那些没有被爬山虎占据的地方。这看起来很矛盾,而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步调一致地迈进了21世纪。几年前家里修了二层小洋房,村里的代销点也改头换面成了小超市,而今年,村南面更是开工修建起宽阔的公路……

    故乡的一切都在狂奔,停下来时已不是故乡。

    我随父亲爬上南山,看着远处尘烟弥漫的施工现场,觉得那与战争现场没有什么区别。拐上一条窄路,走过一片墓园。父亲看着园脚的无字碑,突然追忆起一段被掩埋的往事。

    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流浪着一位游吟诗人。他会唱歌,会写散文诗。村里的人轮流接济他,而他背着琴,在田野间给人们带来快乐。他的诗与歌不很通俗,但人们总能从中领悟属于诗的快乐。

    那个时候,他的歌谣是平凡往复的田野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那是一个有诗的年代。

    岁月的车轮碾过,墙壁上刷了血色的革命标语,村子里弥漫着白色的恐怖气息。游吟诗人仍在唱着他的诗与歌,直到他被一群用愤怒掩盖无助的可怜人包围,批斗至死。一位诗人,毕生竟留不下一首诗歌。

    墙上的标语从“打倒反革命”写到“少生优生”再到“厚养薄葬”,游吟诗人的一生从事实变成了故事,又从故事变成了传说,传来传去终于埋进了历史。

    山路突兀地结束,像被斩首的巨龙。面前横着一条残缺不全的公路,路边爬着几辆张牙舞爪的挖掘机。尘土直往鼻孔里钻,我说没什么意思,拉着父亲离开了。

    现在的农村有手机电视,有割麦和打种的机器,有小音响和流行歌曲。大地之间,笙歌一片,广场舞文化正在蓬勃发展。五十年岁月变迁,新农村时代,谁还记得墓园角落里的无字碑?

    后来我去了墓园,给无字碑拂尘。碑前湿润的土地上,长着一片白色的小雏菊,不算整齐,但开得不紧不慢,很健康。

    它们是诗人的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0 08:25:57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0 17:52:2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0 17:52:37 | 查看全部
赵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0 17:52:52 | 查看全部
问好赵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06:11:28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对专页的给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06:13:08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白老师辛苦!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06:13:50 | 查看全部

回 4楼(煤缘) 的帖子

问好白老师!周四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