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茂名石化 张玉
南漂离乡近十载,已有十个年头没有回家过中秋了,今年计划着回家过中秋,心情提前一个月便开始不能平静了,谋划着要给家乡的父母和淳朴又团结的乡里邻居带些什么南国的特产了。谋划着,谋划着,便想起了家乡的月亮,那中秋时节犹如少女水汪汪的眸子般清澈明亮的月色。
月是故乡明。在家乡过中秋,我们经常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晚餐。把屋里的八仙桌挪到院子里,以月光为灯,享受这温馨的团聚时刻。无论家里多么拮据,母亲在这一天都会煮上丰富的晚餐,用老家的标准说就是八个盘子四个碗,虽然那时候“盘子里”肉末零星,一家人吃起来,却是绝对的津津有味。家乡的月色真是明亮,至少比煤油灯亮,比太阳温柔。晚餐后,我们姐弟五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比手偶、扮动物。双手相握,或手指打开,或蜷在一起,在月光的映射下,用手比划出来的小动物就会在墙壁上活灵活现,像一场有趣的电影,屏幕上有大雁、小狗、驴、鸭子和小鸡,像在放映动物世界。母亲则陪着父亲在院子里酌两口小酒,时不时也参与到我们之中,用手扮出一些高难度的动物,比如老鼠。每年的中秋夜,都如此温馨,让人沉醉。
待父亲喝完小酒,母亲洗完碗筷,孩子们放完电影,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吃月饼时间了。小时候天天盼着过节,因为只有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美食,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春节的饺子。
美食之最要属月饼,只因它的持久性。其他美食只限当天吃,而月饼可以吃很久,在母亲东藏西藏的限制下,有几年我们把月饼零散地吃到腊月。
在家乡吃的月饼多数都是自己拿材料到村里打月饼的铺子里自己动手烤制的。母亲会提前一个多月到各个集市上搜寻做月饼的材料,青丝、红丝,花生、瓜仁,核桃、腰果,芝麻、鸡蛋,还有红糖、白糖、葡萄干,足足十几种的美味配料。村里做月饼的铺子每年都是临近中秋才开档,生怕提前打好的月饼还没到过节便被家里的孩子们吃个精光了。
铺子一开档,生意便火的不得了,排队的人不等天亮就去堵住铺子的门口了。为了早点让孩子们吃到月饼,大家都是不吃早餐就过去排队的,等待过程中吃点别人家做烂了的月饼填饱肚子。
月饼一出炉,我们这群眼冒金星、口流哈喇子的馋猫们就会第一时间上去拿一块来吃,这时候都顾不得刚出炉的月饼有多烫了。烤好的月饼要放在大长箩中晾两三个小时,大人们说晾干的月饼保存时间可以比较长。
晾月饼期间,我们可以随意吃,所以,打月饼是我们孩子最最喜欢做的事情。月饼,是我们儿时的最佳美食。如今参加工作了,反而没有了那种感觉,对月饼不再钟爱,就算吃着两三百元一块的月饼,也再也找不到儿时月饼的味道了。
吃着吃着,星星已悄悄散去,夜也安静地睡去,月色开始变得朦胧。我们正准备钻进被窝的时候,墙角的蛐蛐和家门前水坑里的牛蛙反而精神起来。蛐蛐吱吱叫个不停,牛蛙便呱呱呱起哄,两个声音相伴而生,像比赛一样。我们沉醉在它们的角逐里,迟迟不肯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