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2|回复: 0

首页 科技 正文 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分赛区选拔赛完美收官

发表于 2017-9-21 05:41: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7年9月17日,历时两天的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分赛区选拔赛在北京市昌平区三一太阳谷孵化器成功举办。iCAN大赛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标志性活动,得到了昌平区政府及中关村昌平园的大力支持,并成为受邀参加“全国双创周”昌平分会场的一项重点活动。本次大赛是由iCAN国际联盟、全球华人微纳米分子系统学会、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大学及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和艾肯双创(北京)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大赛共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在内的十余所高校的近百支参赛队伍参加,参赛总人数近500人。

9月16日上午,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晨光、iCAN大赛秘书长郁中华、北京科技大学姚琳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王晨光主任在开幕式上表示,昌平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及创新工作,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iCAN大赛秘书长郁中华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赛事情况与参赛队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代表相继登台挥旗,为队员加油鼓劲。北京赛区承办高校代表姚琳教授发言时表示本届大赛的参赛队伍经过了严格筛选,不少队伍是在经过了校内的层层选拔后才进入北京赛区选拔赛。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郁中华向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的优秀社团颁发证书。开幕式后,各方领导嘉宾参观并指导了学生参赛项目展区。 

16日下午,太阳谷孵化器和洪泰智造工场分别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创业指导培训。中电港和机智云分别对参赛选手进行了赛前技术指导。培训专家与参赛学生进行了深度的技术交流。
9月17日上午,参赛团队按现场答辩与演示,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比拼,经过160分钟的激烈竞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6个,二等奖24个,三等奖38个。下午,闭幕仪式暨颁奖典礼在太阳谷主会场举行。2017年正值iCAN创立十年之际,北京大学教授、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 主席张海霞老师在闭幕式演讲时,首先带大家重温了iCAN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了本届大赛的赛事情况。她谈到:创新的本质不在于赚钱,而在于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多少贡献,要借创新之力 自由翱翔,而不是一经风雨就只能陨落。为了鼓励创新,iCAN团队将会把优秀参赛者的作品编入书籍。同时, “iCAN之星”候选人温鑫同学 上台分享了自己“双创”经历,他鼓励大家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专业与心理素质上的培训,也要勇于实践,将想法化为行动。 

本次大赛的一、二等奖均获得奖金支持和晋级总决赛的入场券。大赛还通过iCAN大赛 微信公众号投票方式,选出了十组优秀项目获得最佳网络人气奖。在颁奖仪式的过程中,本届大赛的优秀获奖项目进行了公开路演展示,从创新性至实物外观设计,每个项目团队都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成果。各个参赛团队展示的作品覆盖了智能服务与设施、智能娱乐与运动、智能家居与装置、智能监测与管理、智能医疗与保健等多个领域。陆军装甲兵学院的 “光标(ipharos)——可见光定位导航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基于ai与vr技术的脑控手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的“一种新型复合碳材料及其在航天废水上处理上应用”、北京工业大学的 “smart lock”分别代表各组优秀项目进行了公开项目路演。
iCAN创新创业大赛对青年人的创新创业给予极大的鼓励,十年来,数以万计的创新人才从iCAN的平台走出去,他们在创新创业的岗位上秉承iCAN精神,不断创新,大赛组委会希望能将iCAN的精神在广大学生中传播与发扬。目前iCAN正在进行“iCAN之星”评选活动,选拔最能代表iCAN精神的未来之星,详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