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众说周知,各类餐厅各有不同的付费方式:在传统餐馆,通常是先用餐、后买单;在现代快餐店,则是先买单、再享用美食。付费方式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菜品特性、顾客偏好、餐厅管理的差异所致。
优化付费方式,通常是服务行业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改革,医疗服务业也不例外。近来,在卫生部的推动下,很多医院正在试行“先诊疗后结算”改革。在门急诊领域,传统付费方式是患者在检查、治疗、购药之前分次预先付费,再接受相应服务或药品。此次,卫生部力推的“先诊疗后结算”方式,则是由患者预先交付一定押金,在所有医药行为完成之后,再一次性付费结算。
比较“先诊疗后结算”和传统付费方式,本质上都是“先给钱、再看病”。区别在于,前者将分项多次付费整合为一次付费,并采取押金制来作为信用担保。与餐饮业不同,医疗门诊服务工作量大、流动性强,医院也不可能派专人监督患者,想在医疗业推行传统餐馆“先用餐,再买单”的付费方式,至少目前尚不现实。
多次付费并为一次付费,无疑减少了就医等候的环节,节省了排队缴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付费减少环节,前提是制度另加一项:以押金作为信用担保,避免患者发生逃费行为。多数观察者的疑虑也正聚焦于押金制上。关于押金安全、会否促使医生“凭卡看病”等问题,实际上可以通过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予以规避。至于突发疾病而无家属的病人,对此,建议可以先由专项医疗救助基金垫付,待病人身份明确后,再由救助基金向保险基金或病人家庭进行追偿,如病人既未参保、又无负担能力,则由救助基金予以救助。
“先诊疗后结算”的改革推进,有赖于与医疗保险成功衔接。首先,付费方式应切合现行保障体制。职工医保对门诊实施个人账户保障制,目前个人账户还存有相当的积累,可以考虑打通个人账户用作门诊押金,减少参保人的现金支出;其次,一次结算应与即时结算相结合。患者在出院时不仅只需一次付费,而且只需付清自付部分即可,其余费用则由医保与医院进行结算;再次,医保可在医疗诚信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押金制的目的无非是规避患者逃费,不妨考虑授予医保相应的处罚权,对于逃费者可以暂停其参保及待遇享受资格,直至其补齐相关费用。随着信用及相应惩罚机制的不断健全,医疗押金制是有望逐步取消的。
实际上,“先诊疗后结算”不过是在国民对就医服务日益不满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方对此所作的服务方式调整。值得深思的是,这种服务方式调整,在我国是以卫生部门通过行政指令方式来完成的。一些服务行业优化服务的诸项举措,何曾见过由政府下过红头文件的。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当然没错,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医疗服务的竞争,在医疗领域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方便患者,同样也不可忽视。对此,一方面需要通过改革对医院和卫生部门的考核机制来解决,另一方面,也需要放开准入壁垒,让民营、外资医院进入,带来更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从而带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来源:新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