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蒋士成:选准突破方向 加强原始创新
file:///../../../../0002.gif
        5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此次会议首次“四会合一”,4000名代表齐聚一堂,群英荟萃,共商科技创新大计。这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最隆重的一次科技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全局和历史高度,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五项重点任务。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盛会,意义重大而深远,昭示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把握“三个面向”,选准突破方向。“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主攻方向。   
 把握“三个面向”,选准突破方向,要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坚持创新自信,加强原始创新,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要寻求特定开发领域,集中资源发展核心竞争力,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是把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强化忧患意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就我国化纤行业来说,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多种生物质新纤维、绿色纤维等正成为未来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高性能纤维在未来5~10年会快速增长,特别是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天及工业产业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发展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新纤维工业,对补充我国纺织原料的不足,并且在生物质纤维研发和加工制造方面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保证我国纺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向高端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生物质和可循环再生材料,生产过程低碳环保,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纤维,是我国化纤工业未来发展新趋势。中国石化的化纤企业应超前规划布局,选准突破方向,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努力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牢记责任重大、使命重大。“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大家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应该努力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殷切希望。 
   近年来,围绕推进中国化纤工业实现从量增到质升的战略转变,我提出和主持了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多种生物高分子新纤维工程化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等重点课题。去年11月,我牵头联系集团公司科技委,组织院士专家一行,为仪征化纤“十三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支着儿;今年3月,牵头联合20多位院士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产业发展的建议”;4月29日,主持了“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汇报。这些重大课题研究,都是着眼于我国化纤行业和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化纤行业“十三五”规划即将发布。“十三五”化纤行业发展的原则是:控制总量,平衡发展;创新驱动,升级发展;绿色制造,持续发展;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重点任务是: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加快两化融合;发展绿色制造,推进循环利用;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软实力。    中国已是化纤大国,大部分常规产品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坚信在此次大会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化纤强国不是梦想。    (蒋士成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由翟瑞龙采访整理)来源:石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