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6|回复: 0

唐玉刚:生产线上的“妙手神医”

发表于 2017-9-23 00:2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唐玉刚:生产线上的“妙手神医”

file:///../../../../0002.giffile:///../../../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20170427/4437e6b2087a1a6b81c903.jpg4月21日,当记者找到唐玉刚时,他正背着工具包去现场。“没啥好说的,我做的都是本职内的事。”他边走边说。这个谦虚的70后,是仪征化纤PTA生产中心PTA装置一线白班值班长、高级技师。
近5年来,共解决生产难题40多个,负责完成攻关项目30多项,累计每年创效1200多万元“他们会的,我也一定要会!”1992年,唐玉刚高考落榜,带着几分失落走进了仪征化纤。在得知PTA装置现代化程度高、挑战更大时,热爱化学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到PTA生产中心当一名化工操作工。
更快地掌握现场流程,他一次买来十几本理论书,唯一的业余生活就是啃这些枯燥难懂的书本,钻研化工理论知识,遇到不懂的就赶紧记下来。那时,装置技术“大拿”多,从装置长到值班长,甚至中控主操、现场班长,清一色正规大学毕业生,他一逮着机会就向他们请教。当班时,一有空他就拿着PID图爬框架、认管线、摸走向、找阀门,一本厚厚PID图被他翻得卷起了毛边。一同进厂的操作工劝他:“咱们就是最底层的操作工人,干好日常的工作就行了,那么认真做什么?”他总是笑笑,回答道:“人家不会的我要会,人家会的我要精,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PTA一线上的管线、阀门、仪表、位号都深深地烙在他脑海里,七八十页的PID图他随时都能准确无误地默画出来。空压机组是PTA生产中心的关键设备,联锁多,油路复杂,一旦操作有失误便会导致整条生产线停车,当时整个仪征化纤公司只有三四个大学生会熟练操作。“他们会的,我也一定要会!”夏天,空压机房温度高达40多度,局部甚至达到60多度,一走近就能感觉到热浪扑面而来,十几分钟的空压机房巡检常常让人热得受不了,而他却经常在里边一呆就是两三个小时,身上的汗从没停过,有时在一个设备下呆的时间久了,起身时地下一滩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年时间,唐玉刚就熟练掌握了空压机组的全部操作,成为该公司第一个会操作空压机组的非本科学历员工。“他是现场的‘妙手神医’,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生产线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唐。”
“”咱们生产线没有他没去过的地儿,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采访唐玉刚的领导和同事时,大家对他的印象如此一致:他是现场的“妙手神医”,只要往机器旁边一站,就能知道设备运行正常不正常,问题出在哪儿。要练就这样的本事,可得下一番狠功夫。唐玉刚办公室有厚厚10多本笔记本,每个本子上都密密麻麻记着他处理现场事故隐患的心得和别人处理事故隐患的得失。这些笔记本都被他完好的保存着,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翻,每次翻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随时补充进去。这是他处理现场故障快、准、稳的“秘笈”。
一次,PTA装置一线的中低压蒸汽管线上两块压力表相差30KPa,排查了很久,始终找不到压力不同的原因。当时,还是氧化现场操作工的唐玉刚,就连续几天盯在现场,围着这两块压力表查管道走向、介质管径,终于发现是连接压力表的主管道内有积液,产生了静压,他建议在管道低点增加疏水器,解决了困挠装置多年的难题。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解决生产难题。那一年,唐玉刚走上岗位不到3年。“特别骄傲,很多大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被我解决了。”
从此,他越发的爱琢磨了。每年都会向公司提20多条合理化建议,大部分都会被采纳。近5年来,共解决现场生产难题40多个,排除大大小小的隐患故障150多个。他在国内首次将新材料膜过滤器推广应用到PTA生产线。“看到他们进步,我比谁都高兴”2012年9月,以唐玉刚命名的“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吸引了PTA一线现场操作骨干、大学生员工加入,成为PTA一线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创新创效的“孵化器”和员工技能提升的“练兵场”。“唐玉刚是我们PTA现场的专家,20多年现场摸爬滚打让他有了质的飞跃,不仅会操作,理论水平也越来越高。”PTA生产中心生产副主任周爱华这样评价他。他参与了该中心所有培训教材的编写修订,多次负责修编装置PID图、作业指导书、《化工工艺》。他将自己现场发现的问题编成题库,有针对性地组织岗位练兵。近年来,他累计授课350学时,在他的带动帮助下, 48名员工顺利通过高级工技能等级鉴定,7名员工评上技师,10多名管技人员快速成长为现场骨干。现在工作室共有成员12人,他定期组织大家围绕生产线难题、技改技措项目进行“头脑风暴”,有时为了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他经常泡专业论坛,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甚至网购学习资料,分享给大家学习。去年,他带着工作室成员3次与PTA二线曹飞劳模创新工作室“比武”打擂台,围绕质量提升、节能改造进行PK,让工作成员在交流、“对垒”中提升技能。
近五年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完成攻关项目30余项。其中,10项获得仪征化纤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获得该公司职工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奖。2015年,工作室成员承担的QC课题“降低滤饼再打浆罐含水量”获得江苏省QC成果发布二等奖。“看到他们进步,我比谁都高兴。”每当看到工作室成员取得新成绩,唐玉刚总是特别高兴,比他自己获奖还开心。
石化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