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摩尔斯的雨,赠Mona
作者: 陈迟恩 2017年08月28日
摩尔斯的雨同时落在两地,
裹着你的每一句话,
等待我探测那简单的内核;
像一只乘夜的精灵,
从你那边消失,就来到我眼前。
我窗外的树吸足了夜色声,
摩挲着掌叶。纹路与纹路咬合住,
而又羞涩地挣脱。一个老人
背对灯光坐在台阶上,一天的余光
吸食着他的眼睛。我不知道
他看向谁。他可曾听到掌叶声?
摩挲着,咬合着,又挣脱着,
有一种爱流淌出来。
是不是两地的叶子同时颤动,
像心同时颤动一样呢?
走过生活的气息与实体
走过马路并在中间顿足了一次,
去往告别的车站。车来了,
我们在溽热的夜色里奔跑。
赶车,也是为了再一次牵住你的手。
点评
这首诗的第一节让人想到卞之琳《雨同我》的第一节: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不过卞之琳的诗写的是友情,而这首诗则是首情诗。它的想象来得很自然,从雨,到窗外的树叶婆娑,乃至陌生的老人,一切都因相思而着了情意。这是无数情诗都会用到的手法,从诗的开端为我们铺展出一个引人期待的情境。
最动人的想象——也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出现在第二节的开端:从窗外雨夜中颤动的树叶的形象,联想到彼此的手掌,在叶脉向掌纹的幻化中,这个联想显然融合着回忆,“纹路与纹路咬合住,/而又羞涩的挣脱”。这两句诗指向恋情开始的瞬间,并且凝练地分别勾勒出两人不同的情态,特别是前一句,还传达出更深的意味,手掌叠握在一起,是为了让彼此的命运(掌纹)合一。
这个想象也成为整首诗的结构主线,在第三节再次复现,借由重复的“颤动”,将“雨”-“树叶”-“手掌”-“心”的形象连通起来,并在诗的结尾引出另一个回忆中的场景,那是恋情开始后的一次别离,也是此诗的抒情起点,由此,这首诗的结构呈现为一个圆。
一首好的情诗应该能用简洁的形象和经验的细节讲出一个情味丰富的故事,这首诗无疑做到了。
特邀点评:冷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