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陈滔
早就听茂名石化炼油分部润滑油二车间的同志笑谈,酮苯脱蜡装置现场,有着一半是冰,一半是火的极端温差!你是否也像我一样,对这样的体验充满了疑惑?那就请跟着我一边巡检,一边穿越感受冰火两重天的交融…
以酮苯脱蜡装置南面的冷冻区为始点,巡检按时走起。偌大的冷冻机房里,那一台台看似安静的氨压缩机在充满激情地大声讲述这个装置的故事:装置完全依靠冷量与热量的相互交换达到各取所需。一半需要低温来冷却原料,让其中的石蜡低温下在所加溶剂中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与油分离;一半则需要高温把油蜡中的溶剂蒸发出来循环利用,得到不含溶剂的润滑油与石蜡合格产品。
身处冷冻结晶系统的“人造低温”工作现场,如同进入了一个充满机械感的“北极”世界。
冷冻系统所用的制冷剂——液氨,遇到高温物体极易气化,迅速带走物体本身热量,轻轻松松就能把温度降至-30°C,把南方空气中的湿润变成随处可见的冰、霜、雪,把机械设备打扮得银装素裹。日夜守护在这里的一线操作人员,俨然一副这里的主人模样,凭着精心操作、来回巡检的细心照料下,制造低温的功臣——氨压缩机听话地将高温气化后的氨不断地吞进肚子,压缩后升压再吐出,经冷却重回液态,循环不息维持低摄氏度的现场,如同北极天际餐风饮雪的严寒制造机。巡检中仔细听,“噹噹噹”的敲击声。哪来的“爱死寂寞人”在进行破冰游戏?原来是睿智的操作人员在检查氨冷却器外表情况——冷却器外表的霜棒经常覆盖一层厚厚坚冰,不就地取材使用开阀门的卡把击破冰雪还真难判断这台冷却器内部有多少液氨呢!每当北风中的严冬,破冰得多花一倍气力,口中不住往手心呵气才能唤醒手上麻木的痛觉,破冰玩雪就成为单调的检查间隙那痛并快乐着的慰藉;雨淅沥的深夜,巡检在偌大的装置现场,耳边仿佛只有雨声,寂寞的感觉不时来袭,冒雨敲冰的一下下脆响恰巧作成了这“爱死寂寞”的天籁之音。
体验完了冷冻区外部的冰,不妨继续前行至结晶区观赏内部的冰。内部的冰美其名曰结晶,实乃管线内部的油料在刚才的低温下呈现的蜡晶粒,经不住被油与溶剂包围下的粘稠感,迫切想要脱离周围这混合的环境,满满的不情愿,顿生的逃离感,却只能选择微观下紧紧聚在一起,棱角分明,层状、块状、针状,酷似折射完五颜六色却最终吸睛的冰晶体!日夜守护在这里的操作人员,是伟大的制冰者,控制溶剂加入的时机与分量,时刻掌握着蜡结晶的形状和数量,工序之复杂堪比手把手切割出一颗光彩夺目的钻石!
再往前走就是将冰块分离的“冰工厂”——过滤区。还是那样的低温,在冷冻结晶系统析出的蜡结晶与浑浊溶液混合着,依靠酮苯脱蜡装置的秘密武器——真空转鼓过滤机,一方面将油与溶剂混合溶液透过滤布抽吸出来,利用其中的富余冷量来逐步降低原料与溶剂的温度;一方面把滤布表面隔开来的蜡晶体往前输送,完成最终的分离。
接下来继续跟随我巡检的脚步,在一片“热情”中,将之前冰冷印象完全融化,步入那热情如火的“赤道”地界——溶剂回收区。
回收区的火热源自蒸汽加热器,管道里过热蒸汽产生的超过200°C的高温,通过一台台的换热器逐次加热,将蒸发塔内来自冰冷过滤区、结晶区的混合油液、蜡液从低温慢慢抬升至溶剂的挥发温度,把溶剂和油、蜡分离开,溶剂冷却后被回收再使用。在这里,林立的高塔与纵横交错的管龙经过回收热量后,表面仍高达80°C,让巡检的我们汗流浃背之余,还得“享受”这不间断的桑拿,回收区的热情就是这么霸气!巡检中,你除了能感受到的火之外,还能亲眼看见热,那一台台的空冷风机,别看外表像个超级大风扇,作用却不是吹风让你有一刻凉爽,而是将管道内高温溶剂气的热量毫不吝啬地散发出来,风机上方清晰可见升起一股股因炙热而扭曲的空气,让许多的意志不坚者望而却步。而常年穿行在“赤道”中的操作工们,头顶烈日,脚踏星光,爬上那光溜溜高塔开关阀门,早已练就了奇特的耐热精神与体质。
当他们将那浑身上下湿漉漉仿佛从水里捞出来的难忍埋藏在工作的乐观和热情中,即使身上的工作服湿透后紧贴前胸后背,也丝毫不影响关小循环水、调整蒸汽这些高难度节能操作之精准;当他们身上难受的潮湿被“大风扇”吹出的热风稍稍熏干,又赶紧投身下一步的巡查中,无怨尤再次经历走两步又湿身的“热情如火”;当他们在品尝着流淌到嘴角边苦涩的汗水中,结束了巡检,看着成功外送的合格油、蜡产品,心里总会泛起一丝丝甘甜……
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地方,一半是冰,一半是火!这里艰苦,却有着一群不畏辛苦的人儿,每天坚持从“北极”出发,抵达“赤道”进行巡检,反复经受冰与火的洗礼,用那一双双破冰玩雪、巧用热量的巧手,努力调和着两处极端冷与热,保驾护航着装置的安稳长满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