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3|回复: 0

叹国人模仿能力极强 社会流行语还是不要泛滥

发表于 2010-5-17 11:40: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人模仿力极强。只要有人一挑头,凡是新鲜点儿的,刺激点儿的,无一不很快风靡全国。赵本山的小品一出台,全国到处都“得瑟!”小沈阳一露面,变性者的“啪啪”(地方音读作piā)声,层出不穷。不曾想,每年春晚,明星们都总要为国人制造一些流行语。
    说来有趣,为数不少的好事者们,竟把这些话撇语汇集成网络流行语,致使不少青年和学生如获至宝,甚至在作文考试中,竟也以此搞笑,当成好词好句。
    我见到的不少青年朋友,张口“恐怖”,闭口“out”,一时,我真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语言。直到有恐怖片,搞笑片,超烂片灌入耳中,才慢慢知道它们的来历。其实“out”作为一个英语单词,并无奇特之处,却被某些人青睐得无以复加。人们为什么把原本没什么意义的口头语,竟摇身一变成了流行语,的确令人费解。如同某人的衣服破了,露了个大洞,被某些人看见,追求新奇,于是,故意把新衣服磨破,美其名曰:“陈旧感”。且不说这种“陈旧感”究竟美在何处,单说这种只寻刺激,不求美观的做法,不就是列宁所批评的,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吗?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代表民族精神的瑰宝。她具有交流职能的社会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制造一个词,一句话,别人看不懂、听不懂,怎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像黑社会的黑话,用生搬硬套的语言与世隔绝,故意让人不懂不通,以显示他们的行业特色和时尚。
    这是时尚吗?我看这是践踏祖国语言的调侃,玷污祖国语言的纯洁。
    几千年来留下的诗词歌赋是多么美丽动人:“一江春水向东流”、“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什么我们不挖掘、发扬,却肆意增添低俗的色调以诱人。什么“思想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是由“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篡改而来!什么“我不是随便的人,我随便起来不是人”是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歪曲而来,诸如此类。
    我们从事语言教学工作的老师们、各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各学校的学生们应奋起,坚决抵制这种流行语中的歪风邪气,维护我们祖国语言的纯洁,别让流行语再泛滥成灾!(石侠)(来源:北京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