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秋分后常吃5种食物健脾又润燥

发表于 2017-9-26 21:11: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浪健康

  我国古籍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秋燥将越来越明显。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指出,秋分养生可适当多食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淮山、柿子、芝麻、蜂蜜等是此时调养佐餐的胜品,但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秋分药膳则要善用百合,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1 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宜多吃健脾养肝润燥的食物,如白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等。

  玫瑰糕

  材料:鲜玫瑰花100克,面粉500克,面肥50克,葡萄干、青梅各30克,白糖200克,食碱5克。

  做法:将面肥用温水调匀,倒入盆内,再加入面粉及适量水,和成面团发酵。将鲜玫瑰花洗净搓碎,青梅切成小丁与葡萄干拌匀合在一起备用。

  待面团发起后,加碱揉匀,再加入鲜玫瑰花和白糖,揉均匀,然后切成3厘米厚的四方形面片,将面片逐个排好后,放在屉上,将青梅、葡萄干均匀地撒在上面,稍按一下,用大火蒸30分钟即熟。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2 莲子芝麻健脾益气

  试试有健脾益气、生津润燥功效的太子参、大麦、淮山、栗子、莲子、秋梨、银耳、芝麻、蜂蜜等。

  八宝饭

  材料:糯米500克,薏苡仁、白扁豆、莲子、核桃仁、龙眼肉各50克,大枣20枚,白糖60克。

  做法:将薏苡仁、白扁豆、莲子用温水泡发4小时候,洗净,放在砂锅或高压锅内煮熟备用。将大枣洗净,泡发,核桃仁炒熟。龙眼肉装入盆内备用。糯米淘净后放盆中或砂锅中,加水蒸熟备用。

  取大碗内涂猪油,碗底摆好龙眼肉、大枣、核桃仁、莲子、白扁豆、薏苡仁,最后放熟糯米饭,再上蒸锅蒸约15分钟,把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浇在饭上即成。有健脾养胃、滋阴益肾的功效。

  3 多吃调补心肝食物

  除了多吃生津润燥的食物,还要多吃具有健脾养胃、调补心肝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核桃、淮山、芝麻、太子参、板栗、小米、秋梨、萝卜等。

  人参薯蓣糕

  材料:白参3克,莲子5克,淮山药、白茯苓、芡实、陈皮各10克,糯米粉、粳米粉各1000克,白糖100克。

  做法:将白参、莲子用温水泡后,莲子去皮去芯,淮山药、白茯苓、芡实、陈皮压碎成药粉。

  将药粉、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放入盆内,加适量清水,与白参、莲子混匀,揉成面团,制成糕状,上笼用大火蒸25分钟左右。有健脾和胃、补元气的功效。

  4 荸荠甘蔗清热生津

  可多吃具清热生津、健脾润肺功效的食物,如荸荠、甘蔗、白萝卜、秋梨、柑橘、银耳、蜂蜜等。

  荸荠云吞

  材料:猪瘦肉50克,面粉200克,姜5克,葱5克,酱油10克,盐5克,生粉20克,鸡蛋1个。

  做法:将荸荠去皮,剁碎;猪瘦肉洗净,剁成泥;姜切粒,葱切碎。将肉泥、荸荠、姜、葱花、盐、酱油放入碗内,打入鸡蛋、生粉,拌成馅,待用。

  将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面团,再切小块,擀成面皮,然后包成云吞。在锅内注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下入云吞,煮至浮起。再煮5分钟即成。有清热养阴,健脾益肺的功效。

  5 萝卜山药养阴润燥

  宜多吃猪肉、鸡肉、鱼肉、沙参、玉竹、百合、生地、胡萝卜、甘蔗、秋梨等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

  山药荸荠炖胡萝卜

  配料:鲜山药250克,荸荠250克,鲜藕250克,胡萝卜250克,绍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鸡油25克,姜5克,葱10克

  做法:

  1.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切成4厘米的方块;

  2.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4厘米的方块;

  3.鲜藕去皮,切成4厘米的方块;姜拍松,葱切段;

  4.荸荠去皮,洗净,一切两半;

  5.将鲜山药、荸荠、鲜藕、胡萝卜、绍酒、鸡油、姜、葱同放入炖锅内,加适量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有清热养阴,益气健脾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