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1|回复: 0

一线工人创新成果亮相科技活动周

发表于 2010-5-17 17:26: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开幕式今天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标志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全面启动。据了解,15日至21日,各地将举办1600多项大型科技活动,是历届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幕活动中,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和高技能展演成为焦点。这是继2009年后,一线工人创新成果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上的第二次集体亮相。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开幕活动。

    “绿色、红色、紫色的线路代表什么?”首博北广场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迷宫般的图线吸引了众人驻足。“这是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它好比电网的脑子,能稳定电压、减少供电损耗,即使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也可以实时监控全国各地的电力运行情况。”系统的发明者、电工出身的许杏桃介绍,仅2009年,该项目就为国家节电17.3万千瓦时,约合8.6亿元,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把手中间连上一根弹簧、微微翘起的“嘴巴”接了一根小铁棒……一个女孩子手握一把怪模怪样的钳子,夹住输电设备上的闭锁销,轻轻一撬,销子滑了出来。“以前要拔这个销子可费劲了。”工具改造者之一、电线维修工王红军说,以前,电工维修高压线路时,使用普通钳子拔销子费劲打滑,用力过猛还会使钳子脱手砸伤工友,有了这把专用钳,工人们干活儿轻松多了。

    航标维修工郑启湘发明的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每年可为国家节约7000多万元,有效减少电池污染;山东电力集团6名工人共同创新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每年可减少电能损失4000多兆瓦;还有,通信基站电源设备安全运行防护装置,钢轨焊缝双中频正火设备及工艺,对700年定窑拉坯技艺的创新改造……一项项普通工人的创新成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科技人员的任务,更是我们普通工人的职责,只要在生产一线中善于学习、懂得钻研,每个工人都能成为‘现代鲁班’,通过技能创新实现工人的价值,展现劳动者的伟大。”许杏桃兴奋地说。

    据了解,由科技部联合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等19个部委在全国举办大型科技活动周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此次活动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将开展“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科技惠及民生”、“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四个系列活动。

    开幕式上,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纪检组组长王瑞生等有关领导,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也在受表彰先进集体之列。同时,举行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青少年科技创新操作室”和“电脑教室”授牌、“科技列车巴中行”科技服务队授旗仪式。

    科技活动周组委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与来自首都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和中央、国家机关的代表近1000人参加开幕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