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作者: 鲍平
儿子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上大学。
开学走时,儿子轻松地对父母说:“你们不用送,我自己坐交通车去火车站,很方便,没事儿。”
父亲沉默片刻说:“你拿着大包小包,还是我开车送吧!反正我在家也没啥事情,正好送你出去兜兜风。”
母亲连忙插话:“我也顺便坐车去市里转转看看,好久没进城了。”
送到火车站,儿子老练地跑到自动取票机上取票,装好。转过身,看看时间,距离发车只有半个小时了。
儿子从父亲手里拉过行李箱,犹豫片刻说:“我进站,你们回去吧!下雨呢!”
父母站在蒙蒙细雨中,眼巴巴地望着儿子被熙熙攘攘的人群裹挟着检票进站,一拐弯,消失在目光尽头。
父母立在原地,眼睛仍紧紧盯着进站口,好像眼睛也会拐弯,跟着儿子进站、上楼,一路前行……
父亲点燃一支烟,拽了拽发愣的母亲,声音沙哑:“咱们回吧。”母亲没吱声,转过身,发梢、眉毛、眼角的水珠亮晶晶的。
第二天一早,母亲给儿子发短信问:你什么时候放寒假啊?儿子秒回:老妈,我才下火车哩。
送走儿子,母亲的饭菜明显做得潦草糊弄。
吃了一阵儿,父亲噘嘴了,苦着脸向母亲抗议:“咱们的伙食能稍微精细一点吗?瞧瞧,我瘦得一阵风都能刮跑啦!”
母亲响应号召,一番切切剁剁,包了儿子走后的第一次饺子。
饺子煮好,端上桌来。父亲看着满满一盘饺子,先是欢喜,继而喉头一热:“儿子不在家,咱俩老家伙吃这么好,我咽不下……”
母亲眼圈一红,念叨:“不知学校食堂的饺子合儿子口味不?等他放假回来,咱们给他包纯肉馅的饺子……”
层林尽染,秋意渐浓。一天夜里,母亲躺在床上,听见北风呼呼地拍打着玻璃,不禁打了个寒战,想起远方的儿子,一夜无眠。
熬到清晨,母亲连忙给儿子发短信,嘱咐他小心着凉,记得加衣。直到下午下班,也没收到儿子反馈的只言片语。
母亲一整天都心神不宁。掐指算算,居然有一个多星期没有和儿子互通消息了。母亲不禁想起网上频繁曝出的大学生失联的新闻。于是,更加忐忑不安、坐卧不宁……
尽管如此,母亲也不敢贸然给儿子打电话。因为,她知道儿子白天有课,晚上有晚课,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大学生竞赛……
终于在儿子晚课后,母亲收到姗姗迟到的三个字:知道了!
霎时,母亲心里一暖,言简意赅的三个字像花儿一样地盛开在母亲眼前,靓得母亲老眼发酸,一片模糊。
母亲满心满怀的责怪和惶恐被这简单的三个字冰释得无影无踪。
以前,母亲总爱在心里暗暗埋怨儿子,每次聊天都敷衍似的变换着用万能的三个词:嗯、好的、知道了,或者是几个表情符号,也可能是无懈可击的五个字:不早了,睡吧。儿子如此吝惜笔墨的沟通,曾一度令母亲耿耿于怀、暗自神伤。
然而,这一次,这简短的几个字,足以让相隔万水千山的父母喜极而泣、心满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