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吴文英 安庆石化
我是一名喜爱读书写作的女子。为什么要读书?我读书不是因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不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是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在我手上,世界就在我手上。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凯勒说过:“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多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启迪智慧,可以使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多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进一步懂得生活,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热爱读书的人,就像呼吸空气中的氧一样吸收书中的营养。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
学一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为他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心态,所以才能做到“不慕荣利……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果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让人喜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类文化节目收到大众的追捧,说明国人需要文化上的精神滋养。让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如薪火一般代代传承。当拜金主义的狂潮就要荡涤掉灵魂中最后一点纯净时,读书应当成为一堵坚固的墙,让你我成为砌墙的瓦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什么要写作?因为文学即人学,我手写我心。无论喜与悲,我都借助文字来表达。我相信,文字是有温度的,可以疗愈。我喜爱国学,尤其喜爱古典诗词。“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重温那些曾经学习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味。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国诗词是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诗词唤起我们内心最亲切,也最温暖的一份记忆。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因为喜欢,总会在闲暇之余写下一些自己的小心情感慨。在细水流年的平淡中品味生活给予我的温暖与感动。安静地将自己安放于淡淡的文字中,握一份随意与清醒,携一路自然与灵动,许自己一份宠辱不惊。
岁月如山,有人岁月静好,有人负重前行。秋光朗朗的日子里,愿善良的人们皆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