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5|回复: 1

“法官要捋顺的不仅是案子,还有人心”

发表于 2017-9-30 08:59: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按照党章规定和中央统一部署,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2287名党的十九大代表。他们将带着全党嘱托,肩负神圣使命,光荣地出席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九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新华社从29日起开设“十九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及肩的中长发,温和的笑容,身着法袍的刘黎手持卷宗,站在庄严的国徽下……在首都街头巷尾图片展示板上,刘黎作为北京法官的形象为很多人熟知。
  从业15年,刘黎裁判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她审理的3000余件案件无一信访、投诉。在刘黎看来,用公平正义的司法判决践行法治理想,以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司法实践向人民递交满意答卷,是一名法官的使命与担当。
  “法官要捋顺的不仅仅是案子,还有人心”
  “法官要捋顺的不仅仅是案子,还有人心。”这是刘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2年,刘黎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考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15年来的一线审判实践,使刘黎对法律的认知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到厚重。
  2007年,刘黎担任主审法官,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是两位年轻的“80后”。庭审前夜,女当事人绝望之际选择服药自杀,被家人及时发现后送医抢救。第二天一早,气愤的女方家属来了几十个人,围在法庭门口。双方剑拔弩张,情绪激动。
  快速了解情况后,刘黎先将当事男方请到自己办公室,待对方情绪平稳后,刘黎语气温和地将事情原委对他和盘托出。当听说女方此刻正在医院救治时,原本坚决要离婚的男方随即陷入沉默,久久不语。
  “那一瞬间,我觉得两人间还是有感情的。”刘黎意识到调解有望。她马上询问男方提出离婚的真实原因。原来,他起诉离婚并非双方感情不和,而是认为岳父母对二人生活干涉过多。
  找到了症结所在,刘黎决定调解。她马上返回法庭找到女方父母,经过3个多小时耐心细致工作,迎来满意结果:老人们承诺今后给小两口独立的空间。双方还就过往的不愉快互相致歉。
  “以一个个公正判决推动法治进步”
  15年来,刘黎始终坚守审判一线。一线的魅力在哪里?
  “审理案件时的感觉,就像是亲手绘制一幅画卷。判决书写成的一瞬,就好像完成了一件艺术品。”刘黎说。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法院首例案件专题展览中,由刘黎主审的一起离婚案件当选。案件中,妻子因遭受家庭暴力将丈夫诉至法院,请求判决离婚。此后,女方再次提交证据证明男方多次威胁女方,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
  “家庭暴力的认定一直是法律上的难点,对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司法实践更是缺乏先例。”刘黎说。法无先例可循,而舆论高度关注,直面还是回避?
  “那时候,我给自己定下了几条雷打不动的原则:无论外界怎样关注都不能扰乱正常的审判思路;对男方行为的定性必须有充分的司法依据和足够的说服力;在公正审判的前提下,争取有些创新举措。”刘黎说。
  最终,合议庭在2012年修订、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找到了相关依据。修订后的民诉法第100条增加了行为保全的内容。“禁止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完全符合这一规定。”刘黎说。
  在历时一年的审判后,经过四次开庭,多方查证,合议庭最终作出准予离婚的一审判决,并确认男方的行为构成家庭暴力。宣判前,依据女方要求,合议庭发出了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是北京法院首例人身安全保护裁定,被业界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例”。
  “以一个个公正判决推动法治进步,我感到欣慰。”刘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08:59:27 | 查看全部
 做好“传帮带” 传承法治精神
  从业15年来,刘黎审理的案件超3000件,涉案当事人8000人,无一人上访、投诉。她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法官、最美基层法官等荣誉。2017年,刘黎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如今,刘黎已是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庭长。做好“传帮带”,是她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年轻法官业务能力,加强学习交流,在刘黎的倡议下,每周五下午,奥运村法庭的全体人员都会举行法官沙龙。沙龙讨论气氛热烈,法官们将沙龙命名为“半日谈”。
  在刘黎的带领下,奥运村法庭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首都文明单位、朝阳区“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北京法院“双优法官”等一批优秀审判人才。
  “对公平正义的信念与追求、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与掌握、对法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使得以刘黎为代表的青年法官群体勇于担当,敢于直面困难与挑战。作为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正在为推动国家的法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院长靳学军说。     (记者熊琳)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