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8|回复: 1

[转载] 中秋对联趣谈

发表于 2017-9-30 21:12: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来源于第一范文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30 21:15:5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