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27日,2017中国“云上贵州”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决赛暨颁奖礼在贵阳谢幕。时跨近150天,来自海内外的535个项目经过北京、深圳、贵阳,三地五场复赛的激烈角逐以及总决赛的巅峰对决,为中国智慧交通勾勒出了完整的“数字画像”。
从英国到塞尔维亚,从贵州的雷山县到北京的清华园,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精英团队聚集贵州,利用4000多个国家级、省级政企数据集,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以技术为基础,破除思维坚冰,直指交通痛点。“交通视频数据提取和道路优化系统”项目在最终的决选中夺冠。

本次赛事在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由贵州省交通厅、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中心、“出行云”平台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李建波(副部长级)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洪晓枫,以及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部属各单位、全国12个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贵州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贵州省20朵云单位等出席了决赛活动。

激烈角逐:智慧交通前景无限
“利用现有监控视频,无论是什么型号,图像如何抖动不清晰,我们也可以从中提取路口流量、车型等数据,获取分米级精度的道路CAD图。”决赛中,“交通视频数据提取和道路优化系统”项目团队的李豪自豪地介绍,“在没有视频设施的地方或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时,我们还可以使用无人机悬停采集数据,为优化道路设计、治理交通阻塞提供精准的数据和服务。”
“慧眼达”项目通过视频信号深度挖掘和系统深度学习,秒级反应异常事件,一分钟内完成原因分析,准确率高达98%以上。“节省的不仅是时间,也是流逝的生命。救援早到达现场一秒,伤员就多一分生存的可能。”华为交通大脑首席科学家何均宏在点评时感叹道,“数据二字听起来似乎带着冰冷的疏离感,但它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智慧’,更有是深深人文关怀。”
车辆预约、便捷包车、农村物流,整合客运资源,致力于解决农村出行和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通村村”;颠覆传统申报方式,用诚信画像建立管理秩序,提高通行效率,让绿通政策更加惠民的绿通车“空中查验”;为数据带来温度,让夕阳更加灿烂的“老龄化背景下公交导向城市的长者交通系统”等等都在决赛现场一一亮相。
“大数据的发展已经向行业渗透,切实解决许多管理问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劲泉说。

转型升级:世界第一并非终点
当下,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港口吞吐量均为世界第一。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李建波(副部长级)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数据创新应用可谓‘捷足先登’。这次大赛,很多作品的创意非常新颖,设计非常巧妙,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我们为此深受感染和鼓舞。”
活动中,贵州省交通行业研发中心与进入决赛的18个优秀项目团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智慧交通发展进入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全面深化新阶段。
“面向未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继续推动交通与大数据融合发展。我们诚挚邀请和热忱希望,更多大数据优秀项目特别是大数据与交通融合发展的优秀项目能在贵州落地生根,奋力开创大数据产业和交通融合发展的美好未来。” 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在致辞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