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当前生产过程中,虽然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然而许多工序还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精湛的手工技艺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职工对自己岗位有较高的认知度,熟练掌握自己的岗位工作技能,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批被人们誉为能工巧匠的高技能工人,他们在企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他们用自己孜孜不倦努力和千锤百炼的高超技能,向我们生动印证了广大职工“追求卓越、永做一流”的时代风貌和蓬勃生机。
车床巧削生蛋皮
“生鸡蛋用车床削皮,鸡蛋内膜不坏,这技术可真是绝了。”近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薛村矿制修区职工胡正气的绝活儿,赢得了职工的赞许。
■求精细苦练内功
“车、刨、洗、镗、研是机加工中要求精度高、技术含量多的五项工艺。而在煤矿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车削工艺,不仅要求精度高,还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稍不留神,工件就成了废品。”车削工胡正气告诉笔者,“我们车工的目标是:只出精品,杜绝次品,没有废品。”“这样的目标如何能实现?”“一个字:练。必须苦练内功,练就娴熟的车床操作技巧和方法。生鸡蛋皮薄、易碎,又是椭圆形的,不但对进刀的精准度要求很高,而且还能练就不急不躁的心理。于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摸索,车削生鸡蛋皮就成了练技术的道具。”
■勤实践精心操作
“将鸡蛋放入胎具,然后在车床卡盘上固定,卡盘夹紧时,力的选择是一项精准度要求很高的技术,力度大了,鸡蛋易裂,力度小一点,胎具就会在车床运转时发生偏移,造成操作失败。可别小看这道工序,夹紧力的大小可全凭长期实践锻炼出来的手感,差一点也不行。”胡正气说道。
随着车床卡盘缓缓转动,他右手紧握调整刀头的转轮,身体略微前倾,聚精会神地查看着前移的刀头。调整角度、调整进刀量,随着他的不断操作,使鸡蛋皮一圈圈的被削去,鸡蛋里的白色内膜不断露出,1秒、2秒……45秒,整个工序全部完成。胡师傅看着刚削去外壳的生鸡蛋,脸上露出了笑容。■何向杰 郭琛
左右开工施焊枪
李保东是河北建工集团省安装公司焊工中的“大拿”,他身怀左右手均可气焊、而且焊接质量又快又好的绝技。这让他在焊工中的位置无可替代。
■竞赛现场展绝技
日前,在省安装公司青工技术比赛现场,李保东依次焊着高中低三个直管焊缝,只见他左边焊缝用左手拿焊枪焊接,右边焊缝用右手持焊枪焊接,焊条均匀地融化成铁水,在焊缝中形成一个华丽的圆圈。围观的人啧啧称赞,“太厉害了,居然能左右开工。”“真奇怪,看着焊得也不快,怎么他仨都快焊完了,别人才焊了一个?”在大家的一片称赞中,李保东以质量、速度双第一夺得焊工组冠军。
■自我加压苦练功
“左右开工拿焊枪可不单单是为了在比赛中露脸,而是实际施工的需要给逼出来的。”说起练习左右开工的缘由,李保东颇有感触。“在安阳钢厂项目施工中,有些焊接的空间非常狭小,右手焊接难度很大,而左手焊接就相对容易,为了加快进度,只能同时安排个左手焊工进行配合,不过左手焊工不好找呀。”
从那时起,李保东就下决心苦练自己的左手焊接技术。业余时间,他用木棍练习稳定度,用两枚硬币在手指间不停交换练灵活性。工作时,他刻意地使用左手焊接。经过一年多的刻苦练习,他左手的焊接质量、速度已不输右手。此后,如果工程上遇到需要左右手同时操作的焊接工作,大家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如今,李保东在做好气焊工作的同时,还学习了氩弧焊接技术,成为了一名焊接行业的多面手,多次被评为公司青年岗位技术能手。 ■路明
“量体裁衣”布跳线
艾强红是华北油田通信公司112测量班的班长,她大大的眼睛、圆脸庞,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不过她最出名的不是笑脸而是她那手“一摸准”的绝活。
■明眸一扫能测距
112测量班主要负责华北油田任丘地区电话、宽带的装、拆、移、改等工作,用细如线丝的跳线在线列之间,把每一部电话、ADSL接通。该班平均每天要装、拆、移、改50部电话或宽带,是站里曾经的用线大户,如今的节约标杆。
原来,细心的小艾发现,由于线序不同,每接通一部电话或ADSL所使用的跳线长短不一,有的要用30米,有的只要1米。“如何才能控制用线长度,最大化节约材料呢?”好动脑筋的小艾,想到了“量体裁衣”的好方法。她从“量体”开始训练自己的技能:先用手丈量出不同线对的距离,再试着用眼看来判断用线的长度,不过几天的功夫,小艾愣是练出用眼看就能根据列序的不同,算出距离远近的本领。
■纤手一伸量线准
掌握了“体”的情况,小艾把目光又转向了精准的“裁衣”用料,即每日要用的跳线上。由于跳线是盘成固定直径的圈,因此,只要知道线有多少圈,就能估算出手中的线有多长。每天干完活,小艾就带着班上的人一起练习,看谁能准确地估算出手中所剩线的长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班里的人都练出了“一摸准”的绝活。“你看,前阶段我们一天要接通3、4百部电话,用这种”量体裁衣“的跳线方法,1个月下来才用了不到2万米的线。成本可是减少了不少呢!”机务员小黄告诉笔者,现在,班里连一小截用剩的线都整齐地收放到固定的箱子里,随时准备下次跳线用。 ■丁健英
听声辨位疏堵管
充填球、矿井水、沙浆料,这些混凝土沿空留巷工艺中的必备物料,在密闭的高压管路中以每秒1米的速度从你身旁“走”过,你能辨别出它的种类吗?峰峰集团新三矿采煤区班长张魁亮凭着听声辨别管内物料种类的绝活,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充填堵管头疼事
“15个人,整整干了3天才将管路冲洗干净,堵管对谁来说都是个费时、费力、又费钱的头疼事 。”说起第一次堵管的经历,班长张魁亮仍记忆犹新。
2011年5月,就在新三矿采用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的第二个月里,令众人头疼的堵管现象发生了。
“班长,快点过来,注浆泵情况不对。”吊挂好的柔膜刚刚充起了一半,接到电话的张魁亮就急忙跑到上料点,这时注浆泵的泵压已经从正常的20兆帕,上升到26兆帕,眼瞅着压力表的指数还在升高,张魁亮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管子堵了。由于缺乏经验,1200多米的管路,大家逐节拆下来,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内的混凝土,整整耗时3天才处理完毕。
■跟着物料练绝活
“‘球’是吱吱声,水是哗哗声,沙浆通过管道时发出的是沙沙的声音。”为了解密闭管路内各物料的行进情况,张魁亮想出了跟着物料走,眼耳辨位除故障的方法。每次注浆时,张魁亮都会拿着小锤顺着管路的走向巡视,水的声音发脆,料的声音发闷,哪里的声音不对,就赶快处理。
细心的张魁亮发现,注浆泵每打一次,管道内的物料会向前推进1.5米,混合料在推进过程中会引发管路颤动。如果,混凝土在管路中停留10分钟以上就会堵管。当堵管现象发生时,张魁亮通过“眼耳”辨位的绝活,就能够及时判断出混凝土料堵在哪里,使堵管的处理时间由第一次的3天处理完毕,缩短到现在的两个小时内即可恢复正常生产,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吴海良
“蓝焰神医”技能强
只要说出热水器、燃气灶的品牌、故障,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问题出在哪里;灶具因操作使用不当发生爆炸,无法识别出生产厂家,他仅凭残留的灶具碎片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凭着这绝活,范立欣成了秦皇岛燃气总公司燃气具维修的“蓝焰神医”。
■语音连线断故障
“我家的灶具点不着火了……”10月18日,笔者来到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灶具销售中心时,副主任范立欣正同用户通电话。“您刚才做的啥好吃的……炖肉呀?溢锅了吧……这就对啦!这样,您把灶头拿下来,把灶头、火孔清理干净,然后用吹风机吹一下试试,不行的话,我们的维修工马上就到……行,我等您回话……好的,不客气。”放下电话,范立欣慢慢悠悠地说:“没啥问题,溢锅了,溢出来的汤汤水水堵了灶头火孔……”旁边的维修工王梓任说:“只要范主任在,我们维修工就能少跑不少的冤枉路!遇到我们处理不了的疑难杂症,只要给他拨个电话,那是绝对的好使!”
■胸有成竹解难题
2012年岁末,港城迎来了6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报修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几十名维修工忙得团团转。一名维修人员在文建里维修一台某品牌燃气热水器时遇到了难题:水、电、气都正常,打开水龙头后强排风机也能正常启动进行清扫,但随后的脉冲点火和电磁阀却没有反应,热水器就是点不着火,用户急、维修工更急。维修工用对讲机呼叫了范立欣。老范在询问了该型号热水器的使用年限和频率后,果断地判断是风压开关和风压开关硅胶导管故障:“打开风压总成,检查硅胶导管。”“范主任,风压开关硅胶导管老化,已经开裂。”“好,更换导管检测风压执行的保护程序……现在可以置换试火。”在范立欣的遥控指挥下,用户的热水器恢复了正常使用…… ■吴泊 高建军
工地上演“状元360”
“潘师傅要亮绝活了!”我们刚来到河北路桥集团石安改扩建项目工地,就被员工们热情地邀请到施工现场,“潘师傅可是咱们项目上的‘大能人’,多难的活儿到了他手里都能轻松搞定!”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刘芳指着不远处一台隆隆驶过的推土机说道。
■推土机操作灵活
潘师傅叫潘彦泽,是河北路桥集团石安改扩建项目的一名推土机手, 37岁的他已经在操作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长约2米多、宽而钝的水平推铲在潘师傅的操纵下,变得极其灵活。虽然石安项目工地刚刚经历了一场降雨,但湿滑的泥地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潘师傅的作业,一推,一拢,一削,只见两个土方堆一眨眼功夫就“二合一”了,不仅节省油料,场地也更加平整顺溜。那情景如同再现央视热门节目“状元360”。
■遇险情紧急救援
正当大家为潘师傅的绝活拍手叫好之时,员工小陈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前面有辆土方车陷泥里了!”要把这个重达几吨的大家伙推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土方车前面有土工格室,后面是涵洞基坑,更让人着急的是,土方车离原路基只有不到一个车位的距离,大型救援车直行都很困难,更别说转到土方车后进行作业了。这时候,潘师傅从驾驶舱里跳了下来,他简单查看了一下地形,略一思考说:“我来试试!”大家紧盯着缓缓启动的推土机,都为潘师傅捏一把汗。“轰轰轰……”潘师傅驾驶着推土机向前行驶,在离土方车不到1米的地方迅速转弯,在推铲即将接触土方车箱体时迅速往下一放,然后一踩油门,顺利地把土方车推出泥坑。三个“迅速”准确利落,仅用时7分钟就排除了险情。 ■宋沅沅
得心应手“金刚钻”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而峰峰集团通顺公司张庄区机电工长曹付和因为练就了一手绝活,有了能判断、处理小型机电设备故障的“金刚钻”,排除故障得心应手。
■听声辨病巧施治
通过不断的摸索,曹付和练就了可以用耳朵来进行听辩故障的“独门绝活”。今年9月的一天,在施工04146工作面时,刮板输送机不能正常启动,还出现了“咔嚓、咔嚓”的声音。“曹工长,快来看看,刮板输送机机头可能是减速箱轴承损坏了,要赶紧换了吧,千万别影响了生产!”生产班长焦急地对曹付和说。“别着急,我先看看……这时是由于战线长、供电线路远,开关的磁力启动器吸合缓慢所致。”曹付和仔细地在控制刮板输送机的开关与刮板输送机之间听了一会,就判断出问题所在。他及时调整了开关内部的磁力启动器弹簧,开关内的磁力启动器开始正常吸合,刮板输送机启动时出现的“咔嚓、咔嚓”声没有了,刮板输送机恢复了正常工作。
■妙手回春不误工
曹付和在处理小型机电故障时,总能够把关键问题解决掉之后,待生产班组打眼、放炮等进行其他操作时,再对故障进行集中处理。10月3日早班,生产班长发现液压管线漏水问题后找到了曹付和,“曹工长,工作面液压泵漏水了,压力上不去。”“好嘞,我先简单处理一下不影响你们生产。”曹付和先用胶皮缠绕在液压泵漏水处,使漏水变为了渗水,然后利用一个生产循环下来液压泵暂时不被使用的时间,对其进行细致处理,从而保证生产班的生产不受到影响,且液压管线漏水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程壮壮 燕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