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浪博客
在我的家乡,许多人将睡觉称之为“上苏州”。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迁姑苏阊门一带居民迁徙过长江。六百年悠悠时光里,祖先把对故土的怀念留在梦里。“上苏州”,成了上代移民精神皈依的一种集体回望。
人生的许多幻想,大多出自睡眠。灵感从中偶得,渴望得到甘霖,心灵受到抚慰。一天的劳作、忙碌之后,僵直的躯体得到舒展,绷紧的神经松弛,兴奋与烦恼可以忘得一干二净。梦,是人们在恍惚、飘渺状态下放飞的一只风筝。
长江下游进入三伏天,溽暑难熬。小时候,我常露天而眠。那时候夕阳刚刚落山,外祖父在路边支上竹床。然后领我到井边汲水,木桶里的水,一漾一漾的,两个人用竹竿抬着,一高一低,泼泼洒洒,逶迤了一路。外祖父用脸盆泼水,一盆水被抛成180度的弧形扇面,沁凉的井水被泼到马路对面,咝咝冒着热气。
月亮升起来了,蝉鸣渐渐停憩,这时候,不知谁家的竹床上,传来时续时断的鼾声和梦呓。有人放凉匾、也有人搁门板,那扇板,竖着时是门,双手用力轻轻往上一提,再辅之以脚面的协调配合,灵巧地往上一撺,放倒了便是一张床。有时候,人对生活的要求总是很低。
苦夏绵长,唯有酣睡。有人躺在桥上,一席铺地,四面河风,鼓荡而至,夹杂着荷香水汽迷糊入眠,直至天色熹微,浑然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