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有所养是关乎每个人的民生大事,承载着太多的美好愿景。曾经有人说:“关心老人的今天,就是关心自己的明天。”这也逐渐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共识。为了营造人人关心养老事业、人人关爱老年群体氛围,近年来,虎山镇积极做好养老服务工作、鼓励养老产业发展壮大。

多种途径实现老有所养
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舒适的气候十分宜人。日前,记者走进虎山镇敬老院时,正值早饭时分,餐厅内一位位老人正整齐地排队领饭。记者探身一看,红烧茄子、茶叶蛋、摊饼,香喷喷的味道弥漫在空中,让人食欲大增。老人们精神也很不错,吃完饭会自觉地将碗筷放到回收处。
虎山镇敬老院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养老床位150余张,目前供养着130余名五保老人,是该镇一处公益养老机构。从虎山镇政府向东望去,还有几栋颇为显眼的红色建筑,那是由当地最大的民营养老机构——盛泉集团投资建设的盛泉老年公寓。该公寓现有常住老人1300多名,平均年龄85.7岁。在这里,老人们能享受到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健康可口的饭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来虎山养老一年多了,回老家过年都不习惯了。没住几天就收拾行李回来了。”于大爷来自陕西,因儿子在荣成工作,三年前从老家搬到我市居住。“我在老家就住过养老院,挺习惯的,来荣成后,儿子媳妇也都忙,我跟他们也没啥共同语言,就想还住养老院。后来,儿子说是虎山这边不错,带我来参观了一下。当时就觉得不错,可惜没床位,排了差不多半年的队才给安排上。”老人告诉记者。
为让老人过得舒心,盛泉老年公寓成立了生活、通讯和心理疏导等各种类型的服务小组,为老人提供综合服务。该集团投资建设了“敬老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敬老院日常运行、饮食、护理服务、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小到为老人翻身、进食、卫生清扫,大到医疗保健、精神健康、养生理疗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日常生活中,服务人员还定期开展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包括每日锻炼、每周文艺演出、红色经典影片播放、文体娱乐活动比赛等,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同时,开设了养生保健、书法、绘画、故事会、电脑手机应用、传统文化等学习班,鼓励老人们重拾兴趣,展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邱先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与住在机构养老不同,他晚上住在自己家里,白天去家附近的盛泉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下下棋、与老伙伴们探讨养生知识,已经成为生活常态,他告诉我们:“这里离家近,好玩的也多,我们都爱来。”盛泉日间照料中心主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输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心虽不算大,但涵盖了老年人养护、康复养生、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设置了休闲娱乐、外联服务、康复理疗、日托护理、休息等区域,很多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和异地旅游养老群体都会到中心内休闲娱乐,人气颇旺。
受传统文化和经济条件影响,“年纪大了进养老机构”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不脱离社会、不疏远亲情的居家养老则是一种更为大众所喜爱的养老方式。虎山镇针对实际,坚持抓实抓好居家养老服务,走基础化、连锁化之路,探索打造居家——社区——机构为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挖掘村居社区养老 多层次、差别化的市场需求,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共同培育养老产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镇逐步建设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便民养老场所,辐射周边村居,为老人提供助洁、助浴、护理、送餐等短期托养服务。目前,在虎山镇,一种依托现有养老机构探索养老连锁运营的新模式已见雏形。
医养结合创新保障模式
“医养结合”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创新模式,由养老机构整合医疗、养老两方面的资源,将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的“养”与“医”相结合,形成“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创新保障模式,能够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盛泉老年公寓顺应养老服务发展新形势,在公寓内成立了养老护理院,设内科、中医科、康复科、临终关怀科,配套诊室、心电图室、B超室、化验室、药房等,可容纳接收失能、半失能老人50人。与市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该院长期派驻医务人员到老年公寓坐诊,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公寓还与威海404医院、文登中心医院、市中医院、黄山卫生院等签订长期协议,开展联合巡诊服务,医务人员每周到老年公寓巡诊。合作医院还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居住老人发生突发疾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定期对公寓内保健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医疗知识水平,并将需要重点巡视的老年人名单提供给巡诊的责任医师,确保随时掌控入住老人健康状况。
为有效促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我市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包括“不受规划限制、优先设置、优先审批”等系列政策,鼓励老年公寓探索建立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在盛泉老年公寓,每位老人都有健康档案,医护人员还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为他们免费体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年随访服务不少于4次。姜奶奶患糖尿病多年,她告诉记者:“住公寓真是方便,查血糖、测血压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我要是忘了,一会儿就有保健员来提醒了。有个啥不舒服的,还能随时让医生看看,照顾得特别周到。”
老有所乐安享幸福生活
在盛泉孝爱老年大学一间教室内,书法教师孙德胜正在给老年朋友们上书法课。老师讲解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学员练习得一笔一画、专注认真,学习气氛很是浓厚。“孙老师的教学方法很适宜我们,亲朋好友收到我的作品后都很惊讶。”82岁的郭连芹老人笑着告诉记者。郭连芹是老年大学的老学员了,从学校2012年3月成立之初,她便定期参加课程学习。她耳聪目明,书法、绘画、国学、太极拳样样都学,如今的书法作品神形兼备、潇洒飘逸。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老人们对于晚年生活的追求早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他们更加希望用缤纷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来丰富自己。”盛泉孝爱老年大学校长毕远胜告诉记者。盛泉孝爱老年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中老年人的兴趣喜好,开设书法、绘画、声乐、舞蹈、太极拳、京剧、摄影、养生保健、国学、太极拳、电子琴、文学创作、电脑与手机应用等16门课程,共招收社会学员近千名。在这里,学员们既能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吸收新知识,在体会老有所乐的同时做到老有所为。在虎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些退休的资深教师、医生到老年大学举办讲座、开设特色课堂,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在职教师和医护人员到此义务为老人们服务。
学习之余,师生们还多次在石岛、崖头、威海等地举办作品展览。去“大学”上课,已经成为老人们生活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记者感言:
虎山镇养老模式是我市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全市公益养老、集中养老、居家和社区养老等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养老产业格局日趋成型。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市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逐渐成为吸引老人到此旅游养老的主要因素,也为我市开发独具滨海特色的养老新业态提供了新动能。目前,我市仍在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和拓展范畴,探索如何将养老服务业与旅游观光、健康养生、新农村建设、金融保险、物联网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模式,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增长动力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