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62|回复: 0

一线工人的“精彩之路”——记全国劳模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职工李宝勤

发表于 2010-5-18 13:51: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线工人的“精彩之路”——记全国劳模天津冶金集团中兴盛达钢业有限公司职工李宝勤  
  
    翻开今年新当选的全国劳模名单,今年36岁的李宝勤是其中年龄颇为年轻的全国劳动模范之一。在谈到自己当选全模的感受,不善言谈的李宝勤说,他要立足拉丝岗位,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操作工艺的不懈追求,走出一条属于一线工人的“精彩之路”。
    1994年中技毕业后,16年来李宝勤在工作中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从最初的学徒工成长为现在的工人技师。多年来他在工作中坚信一句话“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绝招”。他认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工人,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练好技能,更要加强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具有竞争力。由于原来企业使用的设备是法国的,设备先进但职工技能没有与之相匹配,不能发挥设备的优势,于是他潜心钻研的“拉丝工艺操作法”,使公司钢绞线产品的一次合格率由原来的92.5%,提高到98%以上;原料消耗也由过去的50-60公斤/吨,降低到了30公斤/吨以下,几年来为企业创效益1350余万元。也正是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公司凭借一流的产品质量,在国内钢绞线市场上独占鳌头,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如国内著名的长江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岭澳核电站、北京奥运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也都在主要结构中,选择了通过这种拉丝工艺操作法生产出的钢绞线产品,产品还出口到欧美市场。特别是在工艺的改进过程中,原本在技校学习金属制品加工专业的李宝勤,在工作中通过自学和班组职工攻艰克难经过几百次的试验,最终摸索出一套新的焊接方法,减少了拉拔过程中断丝现象。仅此一项,就将钢丝断头率由原来每加工100吨,断裂8.92次,降低到了1.17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仅节约盘条就达56万余元。为了实现核电国产化,他敢于向困难挑战,通过规范操作流程,精益生产,产品质量完全达到核电工程要求,赢得了专家的赞赏。他自主创新的操作法,先后被团市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十二家委局命名为“李宝勤拉丝工艺操作法”。2007年在工作中对自己不断提出更多要求的李宝勤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了大专学历,他说:“要想让我们的拉丝工艺在全国乃至世界叫响,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所以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在文化知识上也跟上时代的要求。”
    为了让新进厂的职工尽快掌握引进设备的操作技能,李宝勤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耐心地传授给新职工,现场实际操作示范新引进拉丝机,就每一个细节进行耐心讲解,并将自己通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的“五步,三勤,两关键”的拉丝工艺操作方法对班组成员进行讲解和传授。这样,使新职工在与设备的实际接触中能够很快理解和逐步掌握该套操作方法。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新进厂的职工在很短时间内就熟悉掌握了拉丝工艺在生产上能独当一面。
    工作繁忙时,他一人顶两人岗位,哪里最繁忙哪里就有李宝勤的身影。在引进设备试车期间,他精心组织和调试。一次4号机组发生故障,下常日班他没走,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直到把设备维修好已是夜里两点多钟,稍适休息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从设备的单台调试到机组的整体同步联动提前完成了设备的试运转任务,为确保2009年8月18日实现引进设备一次试车成功,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李宝勤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甲班,自2009年8月18日设备逐台调试试生产以来到2010年3月19日,累计生产预应力钢绞线4919.5吨,并于2010年3月10日创造了单班日产198.306吨的新记录,使拉丝整轴率和生产效率始终名列拉丝工序前茅,为公司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天津工人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