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0后从争着往大都市跑到托着关系回矿下井
袁金生
5月17日,得知又有几个80后放着大都市舒适的工作不干,托着关系要回到矿里下井,为寻求80后为何回归的答案,笔者走进一线班组进行了深入采访。
经济上有保障。现任采二区班长刘连根说:“在这里下井,俺觉得划算”。刘连根前几年在北京一家电子厂打工,于2008年回到云驾岭矿采煤二区上班。他说:“待遇比城市高。在城市消费太高。每个月扣除房费、水电费和生活费,工资所剩无几。回到矿上这几年,通过个人的努力,成了生产一线的班长。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另外,每月可拿到企业的效益工资1000余元,还有超产奖等等,每月6000元的收入是没问题,生活过得很踏实舒服。在邯郸市买了套商品房,上下班开着汽车,个人风光不说,老婆孩子也跟着觉得体面”。
安全上有保障。采一区维修班农民工陈爱学深有感触地说:“安全是我们班组员工的第一福利,家中父母妻儿最惦记的就是我们人身安全,如今,矿上不惜重资修建了标准化大巷,井下似工厂,照明灯通到了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全部用上了滑移支架,如铜墙铁壁一样坚固。我们能安安全全在矿上上班、挣钱,家中亲人也觉得体面。再说,企业处处为我们着想,把我们当亲兄弟看待,视同一家人,这是我们最大的体面,我们只有干好工作来回报矿上。”
政治上有保障。如今工作在洗煤厂原煤系统运转班职工赵文亮对笔着说:“这矿的政治待遇就是好,农民工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同样可以入党、提干。2006年,和我一起来矿工作的刘福山就是一个较典型的例子。他原来也是个农民工,经过几年的努力,从班长到区长,2005年入党后,2006年就被提拔为生产副矿长,现已调到郭二庄矿副矿长。他不但是我们农民工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
笔者随后来到了时任云驾岭矿工会主席范庆彬的办公室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工会主席范庆彬得知我的来意后说:“其实,远不止这些。我们每年给农民工购买一套“雅戈尔”名牌西服和“金利来”皮鞋。让员工穿得也体面。同时,我们矿本着平等、尊重、理解、关爱的原则,真心实意地善待、温暖、依靠农民工。从基层班组的农民工中培养出了区科长38名、副矿长2名、副区长5名、班组长86名、农民工党员52名,去年采一区农民工党员李锁恒还被评为集团公司‘十佳党员’。太多了,一时半会说不完。我们矿的指导思想就是让每一名班组农民工兄弟生活有盼头,工作有奔头,干得有劲头,工作出色的可领头。(即:可以升职)。此外。矿为农民工修建了农民工‘公寓’、旅馆化宿舍、公管化洗衣房、农民工健身房等,让基层班组的每一名农民工都能感到‘家’的温暖,生活得体面、幸福”。
笔者感悟:员工对“体面”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与个人收入。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的保障层面。当2006年李福山从农民工走向领导岗位后,这里的农民工在“体面”里,又多了“发展”与“前途”的字眼儿。我们都知道,体面,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的。企业只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心实意地依靠农民工、善待农民工,让农民工与正式工真正地“同工同酬”,给予他们与正式工一样的政治发展空间。让农民工时时刻刻感到“家”的温暖、幸福。他们才会轻装上阵,不惜自己的汗水,放开手脚为企业添砖增瓦,做出更大的贡献。事实证明,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