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0|回复: 8

【企业事评】“28万赔3千”背后究竟有啥猫腻?

发表于 2017-10-5 08:02: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8万赔3千”背后究竟有啥猫腻?
继游客在云南瑞丽“手滑”摔坏30万手镯后,3日,一买手在云南腾冲选购翡翠时再次“手滑”,摔损一售价28万元的翡翠挂件。不过,最终经双方协商,买手赔3000元化解此事。(10月4日新华网)
就在今年6月,也在云南,因游客不慎“手滑”将30万手镯后,几经协商调解,最终以17万的价格进行赔偿,费女士承担70%责任,商家承担30%责任。而这次游客摔损的是售价28万元的翡翠挂件,买手仅赔3000元就轻松化解此事,同样都是在云南,同样都是高价玉器,为何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这背后究竟有啥猫腻?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笔者认为,既然是价格昂贵的玉手镯和翡翠挂件,为何那么容易手滑摔碎?游客不慎失手固然是一个方面。但作为商家在游客选购时,有没有明码标价和善意提醒?如果有这些明码标价和善意提醒,那么游客在挑选这些玉器时,就会慎之又慎,格外小心。再说,商家真要考虑玉器安全,那也会在周边做好防护措施。比如地上铺好松软的绒毯等,这样不仅是对价值昂贵的玉器一种保护,同时也是避免因玉器摔碎而引发各种矛盾纠纷。
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玉器商家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或是压根就没往这方面去想。而是偏偏等到游客“手滑”后,才有了“30万手镯赔17万”、“28万翡翠挂件赔3000元”的新闻爆出。
现在问题是,同样价格差不离的玉器,为何有不一样的赔偿结果,这里恐怕还与买手是本地人不无关系。既然是本地人,就肯定对商家们套路了解的一清二楚。所以,无论是在玉器明码标价上,还是商家在售卖玉器经营策略上,这些都不得不让人产生重重的疑虑。
这些玉器难道真是物有所值吗?我们这些物价监管部门又是怎样进行核价的?有没有对外地游客存在欺生的行为呢?我想,这些都值得相关部门去好好调查一番。虽说“金有价而玉无价”,但在平抑市场面前,我们也不能容忍商家漫天要价啊!
事实上,在很多旅游景区,我们都不难看到一些不良商家的碰瓷现象,比如:在陶器售卖区域,商家故意将物件虚掩摆放,甭说游客上前触碰,就打此路过,恐怕都要弄碎这些所谓金贵的器皿。所以说,外出游客在购买商品时,也需多长几个心眼。
由此,笔者认为,我们相关部门不妨从“28万赔3千”事件探个底,看看这些旅游商品市场究竟有啥猫腻?能否为游客一一破译和解解密?这样,也能让我们的旅游市场更加健康规范,更加完善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5 08:06:5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爱好作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5 08:07:21 | 查看全部
外出游客在购买商品时,也需多长几个心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5 08:08:34 | 查看全部
感谢张老师给力支持《企业事评》版块,问好您“双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5 08:08:52 | 查看全部
哇塞,太给力了.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5 11:33:43 | 查看全部
谢谢李老师鼓励和支持。您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5 11:54:1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5 17:58:04 | 查看全部
感谢王老师鼓励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7 18:41:46 | 查看全部
玫瑰_53bd8c06d4207d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